第四章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一、判断题 1 、早晨运动,如果太阳还没有出来,最好不要在树林里活动,因为此时植物还未进行光合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较多。(√) 2 、上午是进行激烈运动的最适宜时间,因为上午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 3、各人的最高心率直接测量比较困难, 一般男女均采用 210 减年龄来估算每分钟的最高心率。(×) 4 、决定运动负荷大少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5 、在运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用一次又一次地做动作来增加负荷的方法叫连续锻炼法。(×) 6 、为一般人增强体质进行负重锻炼,应该采用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血输出量以下的负荷。(√) 7 、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作扩张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8 、耐力练习一般主要采用长时间持续低负荷的方法,强度在中等水平。(√) 9 、健步行走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或傍晚。(√) 10 、健身锻炼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改善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 11 、体育锻炼是维持加强生命活动,延缓人体衰老、促进人类进化的有效手段。(√) 12 、康复体育是指部分器官和组织有残疾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人所进行的专门性体育锻炼。(×) 13 、自然力锻炼不适合老年人。(×) 14、格斗性体育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徒手或持器械的攻防技术的体育锻炼。(√) 15 、每周锻炼计划安排运动负荷应做到大中小相结合,大运动量负荷每周 2-3 次为宜。(×) 16 、下午课外活动可进行较剧烈的运动,运动量以不过分疲劳,不影响晚上的活动为宜。(√) 17、锻炼效果的好差, 与锻炼时生理负荷的适宜与否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18 、体育锻炼时,机体负荷量过大,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还会损害健康。(√) 19 、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变化,都是通过肌肉活动进行短时间的强化来实现的。(×) 20 、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21 、体育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否则,非但不能增强体质,还会引起机体损伤和运动性疾患,损害身体的健康。(√) 22、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机体能力。(√) 23 、在运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有价值的负荷量而不间断地连续进行运动的方法叫重复锻炼。(×) 24 、负重锻炼法,既用于普通人为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又用于各项运动员进行身体锻炼,还可用于解决身体疾患的康复。(√) 25 、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作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26 、采用大重量、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最有利于减肥。(×) 27、采用中重量、中次数、高组数、短间歇的练习可以达到突出肌肉线条的效果。(√) 28 、训练心血管呼吸系统必须严格控制速度,控制速度最好的指标是用心率。(√) 29、女子进入青春期, 柔韧素质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向, 这是由于体重的增加, 有氧能力下降的缘故。(×) 30、发展柔韧素质时不用部位的练习要交替进行, 练习中一般应先拉压、后振踢, 先主动、后被动,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31 、日光浴不宜在沥青地面或靠近石墙进行,避免沥青蒸汽中毒和辐射太强(√) 32 、人体共有 206 块骨头,其中有 1/3 在两只脚上( ×) 33 、矫正体育是指针对某些身体有缺陷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人所进行的专门性体育锻炼。(√) 34 、在
第四章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