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化理论 ] 陌生化
陌生化篇 (1): 写作文怎么构思
、 另类式构思。
如以“服务”为话题,学生可写由于父母对“我”的全方位服务,“我”完全变成“废物”式的“学习机器”,从而质疑子女教育问题。这首“婉约中调”。
三、注解
红藕:荷花的别称。古时候很多诗词都可见“藕”常用来形容女人美丽的手臂或小腿,那么红藕就是指人 ! 谁就是依然美丽粉嫩的李清照。
香残:这里指荷花的香味已经快要消散了。
玉簟: (dian) 光洁似玉的竹席,席子的美称,簟的本义是竹席。
罗裳: (chang) 丝织的下衣、摆裙。
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船的美称。
锦书:前秦人窦滔的妻子苏惠思念丈夫,就用锦织成回文诗赠给他。后来便称夫妻间的书信为“锦书”或“锦字书”。这是作者用的一个典故。
雁字回时:是指大雁排成人字或者一字的形状飞行,称作雁字。雁字回时就是说大雁排成一行往回飞
四、赏析
宋词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象征之一,人们在评价词这种文体的时候,以有意境为最高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词的意境。这首词是作者在丈夫出
行在外,寂寞难耐之际写下的性情之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 荷花已经凋谢,它的香味也点点离散,那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秋凉。这首句便清秀不凡,作者着一“秋字”而境界全出,为什么这样说呢诗人刘禹锡有一句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显然秋天是四季中最为悲凉的岁月,这里用一个秋字,不仅点明了节气时间,而且指出了就是这样一个萧瑟之秋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写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 “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如此,写凄凉而不见一“凄凉”字,含蓄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也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即就是“凄凉哀愁”。
作者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瑟的景象,就免不了要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一般,当人们经受愁苦的折磨的时候,总是要想办法排遣一下的,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垂泪啼哭,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于是她就自然而然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轻解罗裳”这句又再一次强调季节的转换,此句虽没有点明解罗裳换上秋装,但我们明白,她这一次泛舟而游,衣着也随季节变化了。“独上兰舟”重点突出“独”,即孤独。曾经是和心上人双双泛舟,今天却独自拨桨击水,于是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并不能排遣郁闷。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所以,她紧接着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我们想,作者在雁字飞回之际,不见锦书,只好系舟归来,“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月光如此皎洁美好,却
只能独倚栏杆”,眼前有景赏不得,她所能做的就只有独自发愁。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个“愁”字呢作者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里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又是一处绝笔。我们想,作者为
[陌生化理论]陌生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