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法总论 共同犯罪.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刑法总论 共同犯罪.doc第十一章共同犯罪一、概述(一)概念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成立要件 1 、主体要件:行为人为二人以上首先,共同犯罪必须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其次,二人以上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注意: ( 1 )间接正犯(以他人作为犯罪工具)的问题( 2 )共同犯罪在犯罪主体方面有时还涉及到犯罪人的身份单位犯罪也可能出现单位共同犯罪, 即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故意犯罪,同时, 也可能出现单位和个人共同犯罪,如甲教唆乙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2 、客观要件: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 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 互相联系, 互相配合, 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1 )都是犯罪行为( 2 )共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①共同的作为,如甲、乙共同动手抢劫丙的财物②共同的不作为,如甲、乙夫妻二人共同遗弃年老有病的父亲丙,致丙走投无路而自杀③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保安与意图盗窃人按照事前约定,在盗窃时,保安佯装睡觉,不加制止,致盗窃人盗窃大量财物( 3 )共同犯罪的行为分工①实行行为,即实施符合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的行为实行犯≠行为(犯罪行为,包括实行、组织、教唆、帮助行为)人实行行为≠行为②组织行为,即组织、领导、策划、指挥共同犯罪的行为③教唆行为,即故意劝说、收买、威胁或采用其他办法唆使他人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④帮助行为,即故意提供信息、工具或者排除障碍协助他人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 4 )每一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3 、主观要件: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 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的发生。( 1 )共同的认识(认识因素) 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并且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 第三, 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共同的意志即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和共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 3 )共同的意思联络问题(意思上相互沟通) 不要求所有共同犯罪人之间都必须存在意思联络,即使没有意思联络,也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注意: 1 、仅参与共谋未参与犯罪实行行为的,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是) 共谋是指二人以上为了实施特定的犯罪而进行的谋议, 可能是策划实施犯罪, 也可能是商讨如何实施犯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以参与犯罪谋议而未参与犯罪实行,应当认为构成共同犯罪。如,甲、乙二人共谋杀丙,相约次日晚到丙家共同下手,但届时乙未去,甲一人将丙杀死。甲、乙二人是否共犯?(是) 2 、共谋与犯意表示和教唆犯区别开来犯意表示,以口头、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丝毫没有构成现实的威胁。 3 、共同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三)共同犯罪的认定 1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 1 )共同过失犯罪第 25 条第 2款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 )二人以上实

刑法总论 共同犯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