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血液胞形态学学习班读片会贫血MDS
贫血、MDS(二)
全国血液细胞形态学学习班读片会
2
内容:大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
4
病必须明确:
原始细胞标准:原始细胞I型+原始细胞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
原始细胞的定义
38
原粒I型 :
核圆形
平坦,染
色质疏松
核仁明显
胞浆中无
颗粒.
39
原粒II型:
在I型基础上胞浆有少数细小颗粒,但无Golgi区
40
早幼粒细胞:
核有偏位,
Golgi区发育,
(核附近有
淡染区),
染色质聚集,
颗粒增多
41
注意问题(二)
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改变是诊断MDS的首要证据 ;但有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改变的不都是MDS.
MDS的WHO分型对确定某系是否发育异常规定了最低形态学定量标准
42
①红系:计数100个有核红细胞,巨幼样变、核出芽、多核细胞和核碎裂细胞≥;
②粒系:计数100个中性粒细胞,胞浆内无颗粒或少颗粒、假Pelger-Hüet异常和高分叶核细胞≥;
③巨核系:计数至少25个巨核细胞,≥,同时结合巨核细胞细胞化学染色检查结果。
43
注意问题(三)
鉴别诊断:
1. MDS与巨幼贫
2. Hypo-MDS与CAA
仍是两个棘手问题.
44
(一)红系病态造血
骨 髓 :
幼红细胞巨幼样变,多核,核碎裂,核形异常(核出芽,花瓣核等),胞浆着色不匀,有不规则缺染区,嗜碱点彩,巨大幼红细胞,巨大红细胞,异常核分裂相。
血 液 :
大(椭圆)红细胞增多,可见有核红细胞
45
巨幼样变
胞体大
胞浆丰富
胞浆着色不匀
有不规则缺染区
染色质不疏松
46
核间桥(细胞内)
47
48
核间桥(细胞外)
49
50
核出芽
51
不对称双核
52
三核幼红
53
四核幼红
54
多核幼红、点彩
55
不对称核分裂象
56
核碎裂
57
花瓣核
58
幼红细胞多伪足
59
核畸形
60
巨大成熟红细胞
61
巨大红细胞(椭圆形)
62
巨大成熟红细胞
63
(二)粒系病态造血
骨髓:
核异常:P-H畸形,核分叶过多,核叶形状异常
颗粒:较早期细胞嗜天青颗粒减少、缺失或异常粗大,较晚期细胞特异性颗粒减少或缺失,胞浆嗜碱着色不匀,成熟中性粒细胞颗粒缺失,胞浆持续嗜碱
血液:
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同骨髓中所见。
64
假性Pelger-Huet畸形
65
假性Pelger-Huet畸形
66
假性Pelger-Huet畸形
67
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
68
核染色质异常凝固,低分叶
69
中性粒细胞不分叶
70
中性粒细胞过分叶核
71
中性粒细胞过分叶核
72
颗粒异常增多
73
74
核浆发育不平衡
75
胞浆嗜碱着色不匀(周边深染而核周淡染)
76
胞浆嗜碱着色不匀
77
其它异常
核型不规则,核出芽
巨杆状(不同于胖杆)
78
双核粒细胞 三核粒细胞
79
嗜酸粒细胞异常
80
嗜酸粒细胞异常
81
(三)巨核系病态造血
骨髓:
小巨核细胞(单圆核);
多个小核大巨核细胞, (多圆核);
淋巴细胞样巨核细胞,颗粒异常,
巨大血小板。
血液:
巨大血小板,偶可见小巨核细胞。
82
淋巴样小巨核
胞体<10um
胞质量很少
嗜碱性
云雾状
有毛状突起
胞核类圆形
83
单圆核小巨核
84
单圆核小巨核
85
单圆核小巨核
86
双圆核小巨核
87
多圆核巨核
88
巨大血小板(MDS)
89
巨幼贫巨核细胞多分叶核
90
鉴别诊断
(一) MDS与巨幼贫
相同点:
MDS
.
:红系增生,幼红细胞体积大,巨幼样变。
巨幼贫
巨幼细胞
91
异同点:
MDS
、 VB12水平
正常或明显增高。
、
VB12 ,VB12治疗无效
巨幼贫
、 VB12水平减低
、VB12治疗有效
92
MDS
:
颗粒,核形的变化
染色质不疏松
巨幼贫
:
粒系:巨型变,以晚幼粒及杆状核为主
颗粒,核形无变化
染色质疏松
93
粒细胞异同
巨杆(MDS)
胖杆(Meg A)
94
多分叶核改变
多分叶核伴颗粒减少
巨幼贫多分叶核
95
MDS与
全国血液胞形态学学习班读片会贫血MD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