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类作文方法讲解
课前成语故事共享:铁杵磨针
唐朝闻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爱念书,经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温煦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慨不已记事类作文方法讲解
课前成语故事共享:铁杵磨针
唐朝闻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爱念书,经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温煦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慨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假如成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接着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殊用功,最终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肯定会胜利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假如在学业上能仔细、努力、有恒心,成果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学问点:记事类作文讲解
【记事类写作方法概要】
一、六要素概要
1 把握记事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开展、结果
2 理清叙述的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构造全文的作用
3 叙述的依次:依次、倒叙、插叙
4 抓住文章重点,留意综合表达方法:在争论时,把所要记叙事务本身的深入意义提醒 出来。在抒情时,依据所记叙的事情抒发出来,有些抒情是包含在字里行间
二、段的训练
主题: 家庭趣事
兴趣嬉戏
给小鸡啄米
三、写作训练
写成长中的经验
谢我及父母之间的爱
写第一次做的事
写春节里的事
第一招:写什么
假如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什么,大家会毫不犹豫地加答,会游泳、会画画、会照相、会做饭、会做农活……回忆一下,你的这些本事是怎样学会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酸、甜、苦、辣的味道可能都尝过,其中有些事,可能是你终生难忘的。把这些经验、体验写下来,不是一件挺有意义、挺好玩味的事情吗?
选一件感受最深的写下来。写的时候,留意把学习这项本事的经过写详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招:找材料
第三招:怎么写
我学会了包饺子
星期天,妈妈给我做我最爱吃的饺子。我在一边看着妈妈又是擀皮又是包,忙得不行开交,很想帮妈妈做点事。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您包吧。”妈妈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哪会包啊?”我满有信念地说:“不会,我可以学呀!”妈妈说:“那你就来试试吧。”我一听,兴奋地说:“妈妈,那您就瞧好吧!”
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儿,用左手托住。然后用右手弄了满满一勺子馅儿,放在皮儿中央。再把饺子皮儿的两端往中间一合,
三年级上册语文记事作文优秀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