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1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存在着模糊认识,对二者的差别了解太少,当然如何对待二者也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以致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有人还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一朵奇葩。现存于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苏州留园
第17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前面的图属于什么?
——传统文化,是有形的。
第18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练习1)
因为这是一篇关系型议论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剖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 以便读者能够正确的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
第19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对于我们现在有用吗?
——既有用又是无用的(文句?)
1、有用——
……没有……不堪设想 丰富遗产 宝贵财富
2、无用——
……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也会引出……后果
第20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第21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目的是告诉我们——传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沉重的负担,一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22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找文字)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第23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课文总结
第24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本文所论述亦颇深,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呢?选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课文总结
第25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提示:可从语言和论证的角度来谈。
①语言的角度,请大家注意作者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句式的变化。
②论证的角度,请大家阅读“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后面三个小节,思考文章是如何论证的。
第26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作者注意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句式的变化,整句与散句的组合。
例如第六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抱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大体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连绵而来,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第二段,传统即“那个在以往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了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用很长的短语修饰“民族精神”。再如,以“蜜蜂”和“蜂蜜”比作“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极好理解。
第27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本文论证严密,运用了比喻、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节选部分的最后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喻为时装,比喻为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什么是财富是包袱,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态度。(练习3)
第28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观察下列三组图片, 参看图片说明,运用本文的有关论述,将每组图片综合起来思考,谈谈你的理解.
第29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四合院就是房屋从四面“合(拢)”过来。四合院除了正房必须朝南,还有个“左厨右厕”的老规矩。
第一幅画
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造的住宅小区。围墙内是一幢幢别墅和公寓房,都有墙分隔。
第30页,共3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