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在《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理解平均数
1、故事引入。
2、小组合作(摆、移、说)。
3、汇报(边说边摆)。
4、引出并理解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结合情景,引导学生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总数除以份数等于平均数。
三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米数 45千米 20千米 45千米 50千米
(1)估一估他们这四天平均每天走了多少千米?
(A、比20千米少 B.比50千米多 C.在20千米—50千米之间) (2)计算验证,引导明确平均数的特点。
2、对唐僧师徒除妖表现进行打分,孙悟空得了50分,唐僧得了20分,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共得了50分,他们平均每人得了多少分?
下面是猪八戒和沙和尚计算平均得分的情况,他们谁算得对?为什么?
沙和尚:(50+20+50)÷3 猪八戒:(50+20+50)÷4
3、过大河时,河水旁边立了牌子“大河平均水深166厘米”,唐僧身高172厘米,他能安全地从河里走过?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求平均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