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临床应用
阿胶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阿胶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由马科动物驴皮熬制成胶块,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
阿胶临床应用
阿胶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阿胶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由马科动物驴皮熬制成胶块,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的阿胶,药用功效更好,便将牛皮改为驴皮,并沿用至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并与人参、鹿茸合称为“中药三宝”。阿胶具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安胎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1 阿胶的临床应用
传统中医临床主要用阿胶治疗因血虚引起的病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阿胶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内、外、妇科等诸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此外,阿胶还用来延缓衰老、防癌抗癌及强身健体等。
、止血作用
阿胶性味甘、平,为补血之要药,尤为适宜治疗出血症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张仲景喜用阿胶组方治疗脾虚气寒所致吐血或便血,如黄土汤: 灶心黄土、阿胶、黄芩、附片、白术、生地黄、乌贼骨、白及、甘草以健脾养血止血; 治疗气虚血少之眩晕、心动悸、脉结代者之炙甘草汤: 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1]。
据《本草纲目》记载: “阿胶为治疗吐血,衄血,血淋,血尿,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
立有清燥救肺汤,方药组成: 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方中清宣燥热外,用阿胶、麦冬、麻仁养阴润肺治疗; 如小儿肺虚有热,咳嗽气喘,咽喉干燥; 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常选用的补肺阿胶汤: 阿胶、牛蒡子、马兜铃、杏仁、糯米、甘草组成。可达到养阴补肺、清热止血之效。其次,热病伤阴后的心烦失眠及阴虚风动,手足瘛瘲等症,更宜用阿胶滋养阴液,代表方黄连阿胶汤[7],组成: 黄连、黄芩、白芍、鸡子黄、阿胶,全方清心火,滋肾阴,使心肾相交,失眠自愈。
,延缓衰老作用
临床上充分发挥阿胶的养血、补血、益气作用,用来调治多种老年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低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
表现在提高肿瘤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其他抗癌药物和化疗的毒性,使之有可能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中医临床上常用阿胶配以其他药物治疗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
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可用,是强身健体的滋补佳品。至今在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家庭冬季用阿胶配以冰糖、核桃仁、黑芝麻、桂圆、大枣等做成稠膏,早晚温开水冲服,用后感到身上有气力、抗寒力增强、感冒少。孕妇产前产后服用阿胶有利于小儿的成长和产后身体的恢复。阿胶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
,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的保健,使用后会使面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弹性好,而且有一定的祛斑效果,所以也用以护肤养颜。
2 阿胶的研究进展
阿胶
阿胶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