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址选择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
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
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要考虑和
安排好绿化。猪场动力网
②生产区的规划
根据不同年龄、类别猪群的生理特定和其对环境的要求,生产区猪舍可有:配种舍、妊
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规划时应考虑有利于防疫、方便管理和节约用地地原
则。
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或偏
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
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保育猪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猪舍应
设在下风向或偏风向,两区之间最好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一定的隔离防疫措施,生长育肥猪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一、猪场设计原则
1、猪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
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
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
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
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
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
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
,
囿于条件限制
,产房适当放宽。配种舍与妊娠舍合用一幢猪舍
.一、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对年产
2000
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
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窝,提供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
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8天左右(24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1256头
基础母猪:124头,其中空怀9头、妊娠90头、哺乳25头。
养猪场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