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鲜壬辰战争诸问题再探讨.doc关于朝鲜壬辰战争诸问题再探讨壬辰战争是 16 世纪末期,朝鲜针对日本入侵而展开的一次反抗斗争, 战争过程中, 应朝鲜的请求, 上国明朝派军队参战, 中朝联军最终把日本势力逐出朝鲜半岛。关于朝鲜壬辰战争, 韩国和日本学界有诸多著作论文, 对此进行了专题研讨, 但是“迄今为止, 中国学术界对这场战争的研究非常少”,“中文世界里, 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著作至今没有出现”,有诸多问题颇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必要。鉴于此,笔者查阅中韩的古文献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围绕壬辰战争的发生原因, 壬辰战争对中朝日封建王朝与战后三国关系的影响,以及壬辰战争中明朝援军的作用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 以求方家指正。一朝鲜壬辰战争发生的原因 1592 年( 朝鲜宣祖二十五年, 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 ,日本封建主丰臣秀吉派军队侵入朝鲜沿海, 全面挑起对朝鲜的战争, 史称“壬辰战争”。关于日本发动入侵朝鲜战争的原因, 正如有日本学者曾说,“仍属尚未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尽管史学界对此多有探讨,但众说纷纭。在此,笔者认为民族侵略本性、政治领土企图、经济利益追求、个人意志体现、客观消极环境等五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壬辰战争的发生。二壬辰战争对中朝日封建王朝及三国关系的影响明万历二十年(1592) 四月十三日, 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派出二十万侵略军,“以玄苏、平行长( 小西行长)、平清正、平义智等为将, 大举入寇”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军队“望风奔溃”瑏瑠,“浃旬之间,三都失守,八方瓦解”。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朝鲜大部分国土沦丧。在此紧急关头,朝鲜王廷向明朝求援, “遣使络绎告急”。在朝鲜的一片求救声中,明朝神宗皇帝于万历二十年(1592) 和二十五年(1597) , 先后派出李如松、杨镐等率领多路兵马, 帮助朝鲜抗击倭寇的入侵。万历二十六年(1598) 十二月, 遭受明、朝联军沉重打击的日本军队被迫全部退出朝鲜半岛, “关白( 丰臣秀吉)死,兵祸始休, 诸倭亦皆退守岛巢, 东南稍有安枕之日”, 这场前后持续七年之久的日本侵略战争正式宣告结束。发生在 1592 ~ 1598 年的两场战争,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对当时的明朝、朝鲜、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从朝鲜方面而言,壬辰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保障了朝鲜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维护了主权国家利益, 捍卫了本国的尊严。另一方面, 战争给朝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一, 加剧了朝鲜的党争。党争是朝鲜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面临日本侵略的国难面前, 朝鲜内部的政治派别围绕主战与主和、选派抗倭将领等问题上互相倾轧, 这严重影响了朝鲜国王对倭政策的确定, 影响到人民的抗战情绪; 战后,这一在战时得以延续的党争“传统”持续发酵, 朋党派别日趋错综复杂, 党争越演越烈,“作为统治阶层的两班阶层,仍热衷于攀比门阀和争当贵族,陷入了漫长的党争漩涡中”, 这种情况严重削弱了朝鲜的封建统治。其二, 朝鲜经济遭到极大摧残。史载: 在直接遭受战乱的地区,“凤山以西, 则犹有民居; 自凤山至京城,一带直路,荡无人烟,往来公差及商贾行旅,亦无过宿之地”; 战乱带来严重的人口减少和经济残破,“经乱之后, 八道物力, 一样残破,而畿甸尤甚”; 全国各地,出现“田野未尽辟,污莱棒莽,满目萧然, 畎亩阡陌, 无迹可据”的荒凉景象, 战争给朝鲜带
关于朝鲜壬辰战争诸问题再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