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 清代文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姚门“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
         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分支——“阳湖派”
桐城派余脉——曾国藩所领导的“湘乡派”
       和曾门弟子
“桐城嫡派”——严复、林纾
阳湖派:
代表人物是阳湖人今江苏武进人姚门“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
         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分支——“阳湖派”
桐城派余脉——曾国藩所领导的“湘乡派”
       和曾门弟子
“桐城嫡派”——严复、林纾
阳湖派:
代表人物是阳湖人今江苏武进人恽敬和张惠言。
他们专志以治古文,但又不愿受桐城文论束缚。
首先,在语言方面,取法于六经史汉,又旁及诸子杂书,使文章较有词采;
其次,在手法上,兼取骈文之长,合骈散为一体,使行文更有气势。
因此,阳湖派的创作较有词采和气势,不像桐城派那样拘谨枯淡。
骈文:
汪 中(1745-1794)《哀盐船文》
李兆洛(1769-1841)《骈体文钞》
第三节 清中叶的词
常州词派:
张惠言
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有《茗柯词》。
常州词派发轫于嘉庆初年。当时在词的领域,阳羡末流浅率叫嚣,浙派饾饤堆砌,因此曾致力于经学研究的张惠言出而创常州词派,以纠正二派的弊端。
常州词派的形成以张惠言及其弟张琦合编《词选》为标志。《词选》选择精严,并附当世常州词人以示垂范,显示了常州词派作为一个在创作和批评两方面均具特色、以地域集结起来的词人群体的存在。
张惠言论词主张推尊词体,强调比兴寄托,对扭转词风和指导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其创作风格俊逸深沉,凝练纯净无绮靡秾艳之病。缺点是也缺少社会内容和历史精神。作词40多首,代表作《木兰花慢·杨花》。
常州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周济,关于比兴寄托,提出了“非寄托不入”和“专寄托不出”的著名观点。
木兰花慢·杨花
尽飘零尽了,
何人解、当花看?
正风避重帘,
雨回深幕,云护轻幡。
寻他一春伴侣,
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
将低重又飞还。
Thank You !

中国古代文学 清代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哥
  • 文件大小3.37 MB
  • 时间2022-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