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寻找自己——读杨鹏的画.doc浅谈寻找自己——读杨鹏的画初识杨鹏,是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再水墨”展览巡展上。她没有多余的话, 只是腼腆地、羞涩地微笑着看着你, 她轻声细语的自我介绍“我是杨鹏”。及至尚扬先生走在她的作品前, 低声地对我讲“这个艺术家画得好”。我也指着杨鹏说, 她是湖北姑娘。在杨鹏的微笑间, 我也察觉到了她的一种真诚、谦恭、友善、和气及在友善与和气间夹杂着的距离。在杨鹏身上鲜有一种圆滑俗世之气, 生活中的杨鹏怎么也难以和艺术中的杨鹏对号入座。但至此杨鹏的“婚纱”图像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婚纱”也慢慢开始和杨鹏熟悉了起来。杨鹏师出名门,我却怎么也难以看到她师从某家某派的影子。她遇见我和师辈时, 一如既往地谦恭, 声音低得往往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 但嘴角的确是在微微地颤动, 她会不间断地给老师们斟茶倒水, 你刚刚放下杯子, 她又接着给你斟满, 而对于端起溢出茶杯的茶水滴洒的窘境她是全然不顾的, 斟水间亦透露出她的专心与诚意。只是不停地斟啊斟, 脸上泛起的红晕似乎又昭示着这真是一个未被世俗社会侵染的文艺青年。她说起话来总是细声细气, 做起事来往往是小心翼翼, 待人接物的态度是恭恭敬敬, 和和气气。现如今这种未被尘世社会污染的纯净与内敛看起来越来越鲜于见到了。世间有些人的才情在于经商, 有些人的才情在于演讲, 有些人的才情在于写作,有些人的才情在于谋略,有些人的才情在于诗歌、话剧、电影……但杨鹏的才情却在于木讷、羞涩和行事的慢半拍。其实杨鹏并不是真的木讷, 那其实是一种才情的内敛, 是一种自我的约束, 抑或说是时刻保持着的一种自省状态。她是那种非常不愿打扰别人, 哪怕是丁点儿麻烦, 但她画起画来, 你才真正可以看到一个真情在流动流淌的杨鹏。没有半点的滞涩, 有的却是一种流动多姿与情韵并茂之势, 你感觉到了一种内在激情在燃烧, 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不仅时时激励着杨鹏, 也感染着每一位走近杨鹏图像面前的阅读者的心灵。因为杨鹏不仅仅画出了态度, 画出了立场, 画出了激情, 更画出了自我的真诚思考, 这是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一种激情而又颇具洞察性的视觉表达。杨鹏以“婚纱”和“乱草”作为自我视觉叙事的母体, 她的视觉叙事逻辑由此也形成了从婚纱到乱草的递进关系, 视觉的转向也意味着杨鹏不断在向艺术的深处进发, 其艺术的深度、广度抑或说难度也给她带来了一次次的超越, 她选择的这些题材其实也是杨鹏总是沉浸在自我生活中的一种慰藉。这些题材传达出的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一声叹息, 既有种淡淡的忧伤, 亦有着丝丝的柔弱, 亦不乏纠结与孤寂、茫然和忧郁, 但似乎又表露着一种顽强和生生不息的求索。因为杨鹏深深地体会到生活中的看不清与绘画中的看不清是同样难以捉摸又难以令人理解,没有面部的“婚纱”是你? 是我? 是伴侣? 又不是。但孤独静思的杨鹏传达出的却又是欢愉背后的某些不可言说的痛楚, 杨鹏在寻找什么, 是寻找衣物包裹下的躯体, 抑或说是皮肤包裹下的肉身,要么就是在寻找自己,即使今天她的“乱草”, 似乎仍然在不停地寻找自己, 自己在哪, 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杨鹏似乎没有给出准确答案的意思,但一个看似在寻找自己,实则有着一种自主与自信, 在看似无序的寻找中实则又有着一种内在的秩序的“无序”的自足状态。杨鹏一步步地展示出了自己的冷寂与无声、低沉与遐想及内心深处非常沉静的优美的灵魂--
浅谈寻找自己——读杨鹏的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