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学问点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学问点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中位数:
(1)按大小排列;
(2)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3)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的求法: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4、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1)当一组数据中没有偏大偏小的数,也没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
(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时,用中位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3)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就用众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分:
①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简单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状况。
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状况。
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状况。
5、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改变状况。
注:① 画图时留意:
一“点”(描点)、 二“连”(连线)、三“标”(标数据)。
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6、 打电话:
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 × 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数学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