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门港新区简介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新包场镇)2012年12月成立,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原包场镇、刘浩耀眼明珠。
(二)深水海港中心
围绕“打造上海中心港北翼重要组合港”的目标,海门港新区加速推进码头建设、港池改造等工程。顺岸我们有25公里的岸线,结合沿岸腹地,可以大量建设2-5万吨级的顺岸式码头,这是修造船、海工装备等重装备项目的最佳选择。燕达、通光公司等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条件,才选择落户。
小庙洪及西侧水道可开发利用-15米岸线15公里,规划建设5-10万吨级泊位35个,其中两个5-10万吨级码头已通航。
在三沙洪有稳定的-8米等高线与外海相通,中段有-12米的深槽,,两侧课件3-5万吨级深水泊位40多个。在冷家沙东北海域可开发岸线8公里,建设10个10-30万吨级码头。冷家沙和腰沙有零米以上的滩涂面积350平方公里,可用于建设人工岛。用栈桥和导堤相结合的方法将码头与人工岛陆域连接,由此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深水港口群。总投资6亿元的疏港河已经开工建设,全长5公里,建成后承载力达1000吨。
(三)现代工贸中心
规划总面积35平方公里,已经全部完成建设用地报批手续。规划分为三期,一期开发12平方公里,现“七通一平”全部到位,二期工程“五通一平”。空间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配套,生产基础雄厚,生产要素集聚,着力打造“新能源、新型环保、船舶修造、航空设备制造与海工装备、机电、绿色食品”等六大产业板块,已有41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新区注重科技创新投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区内设有航空产业、游艇产业、光纤光缆产业、港口物流产业等特色产业园,是具有海滨特色的创业乐园和生态宜居的投资宝地。
(四)生态旅游中心
蛎岈山位于海门港东北方向4海里的黄海中,是是结婚上哪个独一无二的天然两栖生物岛。它潮涨为礁,潮落为岛,。它是由大小不等的3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岛上资源丰富,别有天地,尤以盛产牡蛎而闻名,故称蛎蚜山。2006年,蛎蚜山被确定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012年12月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家海洋公园”,到“十二五”末建成国家4A级知名目的地旅游景区。
牡蛎礁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两栖生物岛,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顺利获批,也是江苏省首个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海门沿海旅游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游为特色,海鲜美食为亮点的旅游产业。同时,海门港新区深入挖掘海门港新区的海洋文化、张謇文化,加快十里乡堤、龙桥改造、金色海滩温泉等旅游文化项目建设,高规格编制旅游规划,形成一个联接历史和未来,涵盖海洋和陆地的高品质旅游景区。
(五)渔获集散中心
渔港池东西长1500米,港池宽5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新区全面推进方米内港池改造结束后,可同时停泊2000艘渔船。占地近1平方公里渔货交易市场和深加工基地正在加紧规划建设。建成后的国家级中心渔港将成为南黄海沿岸大型渔货集散中心之一,并形成海产品深加工支柱产业。
海门港新区作为南通乃至江苏沿海最
海门港新区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