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跟师笔记
筋出槽:筋都有其相对的固定解剖位置,由于损伤或体位改变的关系,筋的位
置〔槽〕发生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局部病症,甚至影响到全身的活动功能的协
调者,称之为筋出槽。
骨错缝: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使之展胸1次。
?〔3〕双肩挤摇5-6次。
?〔4〕点前心穴1-3分钟〔拇指点,向上推至天突〕。
?〔5〕仰卧屈臂压胸1次,侧压1次,斜压1次,并提托放下震背一次。
?〔6〕背部拍击法〔空掌拍〕1-3分钟。
? 第五胸椎综合征〔背部骨错缝〕
? 诊断:背部反覆发作,T5突起明显,压痛〔棘突、上、旁〕以年轻男性多见。
? 手法
〔1〕坐位膝顶展胸法1次。
?〔2〕旋背推棘法〔左右〕2次。
?〔3〕俯卧压背3遍。
? 骶骼关节骨错缝
? 诊断:于提重物或下蹲作业时,突感一侧骶骼关节弹响而扭伤,活动受限,
检查“4〞 字试验〔+)。
? 手法:
〔1〕仰卧位,屈髋屈膝位,一手握踝,一手扶膝下压,可有弹响声。
?〔2〕俯卧位,托腿后伸,一手切压骶骼部,向后扳髋带动髋骨向背侧伸1次。
? 腰椎滑膜嵌顿〔腰部骨错缝〕
? 诊断:好发于18-38岁年轻瘦长体形男性。多于晨起下地穿鞋时,突发腰部
剧痛,特殊体位绞锁,于扶腰弯向一侧,无法坐下及躺下而就诊,X线无明显异常。
? 手法:
〔1〕俯卧,腹部垫枕,双人于肩腋一双踝牵引1-3分钟。
?〔2〕点按痛点〔肘按法〕1-2分钟。
?〔3〕点委中、委阳、承山各1-3分钟。
?〔4〕腰部斜扳左右各1次。
?〔5〕俯卧于患处红外线照射20分钟。
? 药物:桃红四物汤4g、金铃子散2g/tid×3。
?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后关节错缝)
? 诊断:腰痛反复发作,平腰畸形,腰肌痉挛,棘突偏歪。多见于运发动及腰
部作业者,常由腰椎急性扭挫伤或劳损未得到及时治疗,反复发作而然。X线可见后关节退行性变化。
? 手法:
〔1〕推揉:叠掌推法3-5分钟。
?〔2〕肘点L3横突1-3分钟,肘刮法1次。
?〔3〕拍击法、压法各1遍。
?〔4〕腰部斜扳、伸腰3次,伸腿3次。
?〔5〕俯卧点委中、委阳、承山各1-3分钟。
?〔6〕腰部空提法1-3分钟。
?:大活络丹1#Bidx15
?:腰背、腹肌锻炼链20次×4组,×Qn×30
?7小结:
? 筋出槽、骨错缝是一种骨关节顺应性差,功能障碍为特点,但没有明显的
解剖结构改变指标的临床症候群。通过手法治疗效果明显,但有时于数月或数
年后复发,假设配合功能作业训练,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
手法应用以轻巧为主,即使未经治疗亦可一段时间休息而好转,但复发率高,
练功疗法有治本固元的作用,应指导进行正确锻炼。
骨伤科跟师笔记
坊间一般人都将正骨理解为整脊,放松按摩理解为理筋。如果整脊并配合按摩放松认为就是正骨理筋。筋骨并重。而其中又有些人认为整脊省力费时少。就是搬几下或压几下。而按摩费时费力。所以以整脊为主按摩为辅。而自称以正骨为主,理筋为辅。并言骨正筋自柔。此皆主观之理解。所谓正骨,就是将偏歪的骨头纠正。所谓理筋就是将纷乱错位的软组织理顺。现在人多受西医局部观影响,认为整脊就是正骨。岂知脊椎偏歪并非头痛医头,脚疼医脚那么简单。比方颈椎偏歪,相应的一二肋骨,锁骨也乃至更远的骨头必然会偏歪。我们知道颈椎有斜角肌、胸锁肌连于一二肋骨和锁骨。如果颈椎偏歪势必会通过肌肉带动这些骨头偏歪。而提肩胛肌而连接肩胛与上位颈椎。所以肩胛骨有问题,颈椎也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患者往往表现在颈肩难受。与其说颈椎病,不如说是颈肩病。可见西医所谓的整脊太局限化。没有整体观。同理腰椎也然。所以这也是强调正骨反对整脊的原因之一。然后再说理筋。由于真正掌握理筋技术的人如凤毛麟角。所以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理筋都不正确。医宗金鉴中讲,十二筋经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从心转,法从手出。由于筋的概念是中医传统理论的东西。很难用西医理论解释。在现代人看来,十二筋经和十二筋脉一样。都是不可知的。然而我们从医宗金鉴与笔者所学来看。十二筋经是可摸知的。是真真实实可摸到的。笔者认为可不可以这样解释。所谓的筋转,筋翻。筋离。筋合。筋出槽等是否可以理解为由于外伤,劳损
骨伤科跟师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