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PPT精品文档---PPT精品文档---PPT精品文档---师德是教育的根.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师德是教育的根
党委副书记杨宏
2014年7月10日
师德的起源及内涵
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师德培养的途径
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
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
师德如何,百年之间判盛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师德古来有之,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不同的时代对师德作出不同的要求。
师德的由来
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广收门徒,就创立了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并以《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出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百家争鸣时期,孟子、荀子、墨子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发展。
孟子
墨子
荀子
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
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对教师要求的首位,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董仲舒
韩愈
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则认为“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
师德的内涵
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师德的优秀遗产,以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为指导,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最先进、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PPT精品文档---PPT精品文档---PPT精品文档---师德是教育的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