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兰如 简历 - 名人简历
程兰如
程兰如,清代围棋国手。名天桂,又名慎诒,字纯根〔公元1690年-1765年〕,安徽歙县新安人。精奕事,师从歙县碣田郑国任。清世宗、高宗时,与梁魏副本,藏之八年。今得同年蒯礼卿太史付梓以广流传,何异韩文之出废簏矣。因书以为斯谱庆。
奕事评论
程兰如不仅围棋下得好,而且更精于象棋。李斗《扬州画舫录》载:“程兰如弈棋不如施、范,而象棋称国手。”说明兰如资质非凡,于围棋、象棋都能到达极高的境界。
施襄夏《弈理指归序》评价说:“……惜语简而局少,凡评通局当然之着,或收功于百十着之后,或较胜于千百变之间,义理深隐,总断难详,未入室者仍属望洋犹叹。”《晚香亭谱》不见于邓元鏸所撰《国朝弈谱书目》。大约是因为语简局少,义理深隐,难以流传的原因。
相关轶事
据《乾隆歙县志》记载,程兰如是闻名棋手汪汉年的同乡。他从小拜棋手郑国任为师,学成之后,郑国任就不再与其谈论围棋了,程兰如二十岁左右已著名天下,当时他作为后起之秀在京与年过花甲的徐星友对弈十局,大胜而归,从而成为全国第一。但假设干年后,他又被施襄夏和范西屏战败,棋圣地位又被他们取代了。
清世宗高宗时与梁魏今,范西屏,施襄夏过从甚密,与梁魏今留有二十三局棋谱,与施襄夏留有五局棋谱。程兰如的棋风特点是稳重有力,施襄夏概括为:”以浑厚胜“。
程兰如年逾六旬,但仍“丰神闲静”,他与新秀韩学之,黄及侣拜望高东轩,在扬州晚香亭对弈一月有余,选其中十五局,由“兰如评骘为谱,以志一时之雅集”,这就是《晚香亭弈谱》。这是程兰如的主要着作,也是最有价值的古谱之一,施襄夏曾“盛推此谱与徐星友所着《兼山堂》同为弈学大宗”。
另评注汪秩所辑《奕理妙语》:子祖韬,字封六,工诗,亦善奕。
作品评价
晚香亭弈谱是清朝国手程兰如编纂前人棋谱,并加以点评注释。大国手施襄夏相当推崇此书,将其与徐星友的《兼山堂棋谱》齐誉为弈学大宗。
原序
序:乾隆十九年岁在甲戌,秋九月,予卧病晚香亭,老友程子兰如闻而偕韩子学元、黄子及侣自扬来谒。予留之小住于回施庵中,每于日暖风和之候,暇观其手谈,以消岑寂。积月余,得十五局,兰如评骘为谱,以志一时之雅集。余谓弈之为道,首在明分数,其要那么在善养静气。圣人观变于阴阳,而参伍错综,以成默运。转移密化之机,自由游行之妙,广矣,大矣。精矣,微矣。学者学弈,用心致志为小数,不能离其范围。予谛观三子之弈,兰如固老手也,与予旧识三十余年,今寿逾花甲,而丰神闲静如曩时;韩、黄二子,那么年方及壮,颇能相与颉颃。予观其静对之余,矜心既平,躁心悉化,拟之而后应,审之而后成,可谓慎之又慎者矣。传曰。 “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慎之至也。慎斯术以往,其无所失矣。予嘉二子能效兰如之静而慎也,于是乎书。
东轩老人高岱题于晚香亭。
右晚香亭弈谱一册,昔施定庵盛推此谱与徐星友所著《兼山堂》同为弈学大宗。今观其所评各局,简要精深,无怪乎定庵之心折也。惜谱板久湮,即今时周小松、陈子仙两国工皆未之见。丙戌之秋,朱子久世丈钞以赠予,得之不啻拱璧。盖其尊人藕庄太夫子学行淹修,湛深经术,游艺於弈,居第三品,以故藏谱独多。亟为录成副本,藏之八年。今得同年蒯礼卿太史付梓以广流传,何异韩文之出废簏矣。因书以为斯谱庆。
光绪丙申秋九月歙筱舟鲍鼎识
《晚香亭弈谱》。这是程兰如的主要着作,也是最有
程兰如 简历 名人简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