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划分标准是资产耗用的去处,如果利用
这部分资产产生新的资产,就是资本化支出,如果利用这部分资
产进行经营,产生经济利益流出的就是费用化支出。
固定资产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划分标准是资产耗用的去处,如果利用
这部分资产产生新的资产,就是资本化支出,如果利用这部分资
产进行经营,产生经济利益流出的就是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是指“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有关、符
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
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
的账面价值同时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如果企业不能确定被替换部
分的账面价值,可将替换部分的成本视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
值。
企业固定资产发生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首先应将相关固定
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
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发生的支出通过“在
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
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
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 1]某公司 2004 年 12 月自行建成了一条生产线,建造成
本为 600000 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
定资产原价的 3%,预计使用年限为 6 年。2007 年 1 月 1 日,由
于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
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20×7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
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
生支出 280000 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将其使用年
限延长 4 年,即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
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 3%;折旧方法
仍为年限平均法。为简化计算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
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
的经济利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因此该后续支出
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按资本化的后
续支出处理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6 年 12 月 31 日,该公司有关账户的余额
生产线的年折旧额=600000×(1-3%)÷6=97000(元)
累计折旧的账面价值=97000×2=194000(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600000-194000=406000(元)
(2)2007 年 1 月 1 日,固
固定资产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