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解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an) :或称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an) : 或称次级淋巴细胞, 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也是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由淋巴结、脾及相关淋巴组织组成。 MALT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面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摸淋巴组织,以及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二、问答 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监视免疫调节 2、简述免疫系统的构成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3、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过程: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意义:(1 )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2 )增加了与抗原和 APC 接触的机会(3 )可从循环池中得到淋巴细胞的补充,增强免疫功能(4) 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 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再有效发挥免疫效应。第三章一、名解抗原( antigen,Ag ): 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的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 ): 指抗原分子能刺激免疫细胞, 使之活化、增殖、分化, 最终产生免疫效应分子(抗体)或效应细胞(致敏淋巴细胞)的效能。半抗原( hapten ) :有些简单有机分子,如多数的多糖和某些分子量小的药物,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但具有免疫反应性,称半抗原。抗原决定基(抗原表位, epitope/antigenic determinant ): 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结合价( antigenic valence ) :一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 TD-AG :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 必须依赖 T 细胞的辅助, 又称 T 细胞依赖性抗原。 TI-AG :某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 T 细胞的辅助,又称非 T 细胞依赖性抗原。超抗原( superantigen,SAg ) :是一类主要由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组成的,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 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 2%~20% )T 细胞或 B 细胞克隆, 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异嗜性抗原( Forssman 抗原) :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佐剂( adjuvant ): 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载体(carrier) : 能与半抗原结合其实成为抗原的物质。载体效应: 在免疫应答中, B 细胞识别半抗原, Th 细胞识别载体表位,这样载体就可把特异T 细胞和 B 细胞连接起来, T 细胞才能激活 B 细胞。抗原性: 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B 细
每章复习题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