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执业医师法律制度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师的法律含义;了解我国实施执业医师法的重要意义;了解执业医师的相关法律体系;掌握执业医师的考试、注册以及考核、培训的法律规定;熟悉执业医师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医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掌握医师的执业规则以及医师执业时的相关法律责任。
二、讲授学时
2学时
三、讲授的内容纲要及重点、难点
(一)内容纲要
1、医师的概念和含义。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2、实施执业医师法的意义。
3、执业医师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专业医务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来华短暂行医的外国医师。包括在计划生育部门从事服务的人员。
4、执业医师考试的条件和种类。
5、执业医师注册的规定。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卫生部负责全国以上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是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6、执业医师重新注册的法定情形。
7、执业医师不予注册的法定情形。
8、执业医师的注销和变更注册。
9、执业医师资格及证书的法律效力。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可以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10、关于个体行医的法律规定。
11、执业医师的考核和培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执业医师法》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
12、执业医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医师的权利指取得医师资格、依法注册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所享有的权利,是医师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并为法律所确认、设定和保护。医师执业义务是指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履行的责任。
13、执业医师的执业规则。执业规则是指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遵循的规范。这些规范主要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医师执业应遵守的标准、规范及执业医师行为准则。
14、执业医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教学重点
1、医师的概念和含义。
2、执业医师法的适用范围。
3、执业医师考试的条件和种类。
4、执业医师注册的规定。
5、执业医师重新注册的法定情形。
6、执业医师不予注册的法定情形。
7、执业医师的注销和变更注册。
8、执业医师资格及证书的法律效力。
9、执业医师的考核和培训。
10、执业医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11、执业医师的执业规则。
12、执业医师的法律责任。
(三)教学难点
1、执业医师法的适用范围。
2、执业医师考试的条件和种类。
3、执业医师注册的规定。
4、执业医师的考核和培训。
5、执业医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6、执业医师的执业规则。
四、教学设计
执业医师法律制度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执业医师法,是在调整加强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和保护人民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医
第七章 执业医师法律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