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情绪心理学论文.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在人们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态度改变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认知失调理论和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比如观念、信仰、价值、态度等许多方面。随着当前社会活动内容的不同,各种认知因素之间会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当认知因素产生失调状态时,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来调整这种状态,达到认知协调。而认知平衡理论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由此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猪头设法恢复认知平衡。改理论虽然也是从认知角度探讨态度改变,但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影响,即重视中间人或态度传递者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 1959 年提出了一个态度改变的经典说服模型,该模型指出了态度改变的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和有关变量。其中,在外部刺激涉及的“沟通”这一因素中,“恐惧唤起”是一重要变量。恐惧唤起又称敲警钟,是指传达者试图借用带有较强恐惧性情绪色彩的信息去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借助情绪的刺激作用,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引发其产生认知失调,促使其改变态度并采取相应行动,以消除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压力。
那么,恐惧情绪的唤起与态度改变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将通过阐述几个国外学者所完成的实验研究来具体探讨恐惧情绪的唤起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戴伯斯和利文撒尔(.& ,1966)进行了一项“在 恐惧唤起沟通中不同劝告的效应”的实验,研究者让大学生来参加一次有关破伤风预防注射的劝活动,其中包括指明这个病的严重性、致命性和易感染性,并告诉听众进行预防注射极为有效。研究者把大学生被试分成三组,使他们分别处于高恐惧、中等程度恐惧、恐惧很小三种条件下,然后让被试回答预防注射的重要性如何,和他们是否想做注射。 结果发现,唤起的恐惧越大,想做和实际做注射的人数也就越多。这表明,恐惧情绪的唤起程度越大,人们的社会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人们的态度倾向于转变为更加保守,这一现象也基本符合趋利避害的理论。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但贾尼斯和费希巴赫 ( &,1953)进行的“恐惧———唤起沟通效应”的实验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在实验中,研究者以劝说大学生一天刷三次牙为内容,同样使他们分别处于高恐惧、中等程度恐惧、恐惧很小三种条件下。结果发

情绪心理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