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期行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行、乘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
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文中主旨。
三)展示提升重点词句:有一人欲依附: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同行。
依附:搭船同行(今义为依托)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幸:幸而,恰巧。
可:肯,同意(今义为可以)后贼追至: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
贼:作乱的人(今义为偷东西的人)正为此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
耳:语气助词,罢了(今义为耳朵)四、第三次白学展示(一)白学指导三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思考下列问题:1、〈〈乘船〉〉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你觉得华、王二人孰优孰劣,为什么?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白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学生白己复述。
(2)学生白由发言,各抒己见,(可提示:华的信)(3)启示:一个人不能轻诺寡信,要对白己说的话负责。
五、当堂训练讨论交流:〈〈期行〉〉与〈〈乘船〉〉这两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提示:从写法和主旨两方面来谈)点拨:1、写法上短小精悍,但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2、主旨:〈〈期行〉〉讲守时,〈〈乘船〉〉讲守诺,都是诚信方面的问题。
拟稿人:龚兵〈〈世说新语》两则之〈〈期行》(导学案)成案北四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案)编辑者:孙凤国审核者:张英艳2014年9月1日〈〈世说新语》两则之〈〈期行》(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____姓名―小组评价
教师寄语: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2、文章有些字的读音比较特殊,请把它找出来,并将拼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想一想,文中有哪些表示人称代词的词语,找出来,写在横线上,并说出各白表不■什么意思。
4、小组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及断句。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诚信、有礼的美德。
写下你不太了解的字、词、句。
试着独立完成下列内容。
借助工具书或文下注释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1)太丘舍去
(2)与人期行(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5)入门不顾(6)尊君(7)家君(8)君...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联系现实说说诚信的意义所在。
1、白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白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期行》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
表现其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
(2)、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字令升,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本文选白〈〈世说新语方正》。
分析内容,把握主旨。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你认为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这个小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结合白身实际反思日常行为有无做到诚信?(4)交流关于诚信的名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去后乃至
太丘舍去
入门不
顾..
去下车引之
与友期行
相委而
...2、加点词
语古今意义致的项是(
)
....3、卜外可甲加点诃语与尊石在
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思则罔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日常交往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导入1、填空〈〈世说新语》是古代的一部集,主要记述了。
是(年代)宋文学家组织编写的。
送一你句话: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Page1of12014年第个导学案世说新语〈〈期行》、〈〈乘船
世说新语两则期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