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工程与岩体力学
工程地质与岩体力学的关系
工程地质:现象、原因、面
岩体力学:力学、工程效应、点
岩体工程:运用岩体力学,解决岩体工程问题
精选ppt
岩体结构
不同的岩体结构类型与其对应的破坏模式
整体状结构
块状结二) 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代表:
●泰沙基法~考虑围岩的完整状态和岩性,共9级。
●我国交通隧道围岩分级法~借鉴了泰沙基法,考虑岩体综合物性,共6级。
精选ppt
(三)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方法
代表:
●弹性波速分级法~波速是反映岩性与岩体结构的一项综合指标,波速越高,围岩越好。
波速 Kv
>
~
~
~
<
完整性
完整
较完整
破碎
较破碎
极破碎
精选ppt
●岩石质量指标~RQD指标也是反映岩性与岩体结构的一项综合指标。
RQD指标的具体含义为岩芯复原率:
R>
< R <
< R <
< R <
R <
优
良
好
差
很差
表中R为RQD指标。
精选ppt
(四)组合多种因素的分级方法
代表: 岩体质量分级法
巴顿等人提出的“岩体质量—Q”分级法。表达如下:
组合了6个参数:
岩石质量指标、节理组数目、节理粗糙度、
节理蚀变值、节理含水折减系数、应力折减系数。
精选ppt
(五)我国铁路与公路隧道的围岩分级方法
⑴沿革
●岩体综合分类~60年代,成昆线,五类。
●隧道围岩分类~74年版,首部铁路隧道规范,六类。
●隧道围岩分类~86年版,加入围岩弹性波速指标。
●隧道围岩分级~99年版,采用国标分级排序,改称“围岩分级”,六级。
●隧道围岩分级~2001年版,不变。
●隧道围岩分级~2005年版,不变。
精选ppt
⑵ 分级的理论基础
●以围岩的稳定性判断为基础。
属于“以岩体构造和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主要考虑4种因素:
①岩石坚硬程度
②围岩完整状态
③地下水
④围岩初始地应力
基本分级
修正基本分级
基本分级 修正基本分级 最终分级
精选ppt
⑶ 基本分级
依据: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由两条组成:
①岩石坚硬程度
软硬岩分界指标:30Mpa
Rb>30 硬岩
5 <Rb≤30 软岩
Rb <5 极软岩
②围岩完整程度
指标1:结构面发育程度
指标2: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由此两指标,将岩体完整程度分为5个级别,见下表:
精选ppt
完整程度
结构面发育程度
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完整
不发育
轻微
较完整
较发育、不发育
较重、轻微
较破碎
发育、较发育
严重
破碎
极发育、发育
极严重、严重
极破碎
极发育
极严重
精选ppt
等级
地质构造作用特征
轻微
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小,无断裂(层);层状岩体一般呈单斜构造;节理不发育
较重
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大;位于断裂(层)或褶曲轴的邻近地段;可有小断层,节理较发育
严重
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强烈,位于褶曲轴部或断裂影响带内;软岩多见扭曲及拖拉现象;节理发育
很严重
位于断裂(层)破碎带内;节理很发育;岩体呈碎石、角砾状,有的呈粉末泥土状
精选ppt
等级
地质构造作用特征
节理不发育
节理(裂隙)1-2组,规则,为原生型或构造型,,为密闭型。岩体被切割成块状
节理较发育
节理(裂隙)2-3组,呈x型,较规则,以构造型为主,,多为密闭。部分微张开,少有填充物。岩体被切割成大块状
节理发育
节理(裂隙)3组以上,不规则,呈x型或米字型,以构造型或风化型为主,,大部分微张开,部分张开,大部分为粘性土填充。岩体被切割成块、碎石状
节理很发育
节理(裂隙)3组以上,杂乱,以构造型或风化型为主,,微张开或张开,部分为粘土充填。岩体被切割成碎石状
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划分
精选ppt
⑸ 特点
◆给出了单线隧道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
◆尚未考虑地下水和地应力。
精选ppt
精选ppt
地下水状态的
岩体工程与岩体力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