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概况课件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一、原理
生物组织的弹性或者硬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的构成,正常人体组织中不同的解剖结构之间也存在较小的弹性差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组织与病理性组织间存在较大的弹性差异(优选)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概况课件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一、原理
生物组织的弹性或者硬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的构成,正常人体组织中不同的解剖结构之间也存在较小的弹性差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组织与病理性组织间存在较大的弹性差异。比如正常乳腺组织中纤维组织比乳腺腺体硬,腺体组织又比脂肪组织硬,在某些良性肿瘤它们可比周围组织更软。但在乳腺的硬癌多为致密的硬块,其硬度明显大于周围组织。
第二页,共三十五页。
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对组织施加一个内部(包括自身的)或外部的动态或静态/准静态的激励,组织将遵循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规律产生一个响应,例如位移、应变、速度的分布产生一定改变。利用超声成像方法,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估计出组织内部的相应变化,间接或直接反映组织内部的弹性模量等力学属性的差异即超声弹性成像。
第三页,共三十五页。
超声弹性成像操作方法
诊断标准
注意事项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评分方法:
如整个肿块均变形,彩色图表现淡绿色,计1分
肿块大部分变形,或中心不变形,彩色图以淡绿色为主,稍有部分为蓝色,计2分
肿块只有外周变形,大部分不变形,彩色图以蓝色为主,稍有部分为绿色,计3分
整个肿块均不变形,以蓝色占住整体,计4分
肿块及外周均不变形,显示病灶大于二维所见,计5分
第五页,共三十五页。
第六页,共三十五页。
诊断标准:
1~2分大多数为良性病变,4~5分大多数为恶性病变,3分是定性较困难的部分。
应变率比值B/A>。
第七页,共三十五页。
临床应用病例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囊肿的弹性图典型表现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增生/腺病
患者55岁,右乳可见多片形态可变的低回声区。弹性评分1分。超声诊断:右乳囊性增生。
病理诊断:右乳腺腺病。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纤维腺瘤
患者38岁,右乳内上象限低回声团块。弹性评分1分。超声诊断:
右乳纤维腺瘤。
病理诊断:右乳纤维腺瘤。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纤维腺瘤
患者40岁,右乳外上限不均匀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弹性评分:2分。超声诊断:右乳低回声灶。
病理诊断:右乳纤维腺瘤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纤维腺瘤
患者41岁,左乳外限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内回声不均。弹性评分3分。超声诊断:左乳肿块,性质?
病理诊断:左乳纤维腺瘤伴坏死。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导管内乳头状瘤
患者35岁,右乳上限低回声结节伴导管扩张。弹性评分2分。超声诊断: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
病理诊断:右乳导管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患者47岁,右乳外上限不规则低回声团块。弹性评分5分。超声诊断:右乳癌。
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恶性病变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病例同上,右侧腋下转移淋巴结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恶性病变
患者46岁,左乳巨大不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弹性评分4~5分。超声诊断;左乳癌。
病理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伴单纯癌。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乳腺恶性病变
患者43岁,右乳外上限不均匀低回声团块,弹性评分4分。超声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可能。
病理诊断:右乳恶性淋巴瘤。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正常甲状腺组织质软均匀,
弹性图上表现以绿色为主。
横切面
纵切面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
甲状腺腺瘤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甲状腺癌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病理报告: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腺瘤样增生结节形成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在乳腺应用的临床评价
弹性成像目前主要应用在高频探头,因检查时要加压,其应用范围在理论上可适用许多浅表器官,文献报道较多的是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国内有学者研究报道在120例病人,135个肿块的研究对照手术病理结果,%。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任何一种技术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由于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多样的,从实践中使我们体会到认识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提高诊断符合率的要素之一,由于良性病灶当病程较长,合并出血、感染、纤维性增生后也使其硬度增加而弹性成像显示与恶性肿瘤样表现;同样乳腺粘液性癌可表现为良性肿瘤样弹性图。此点已为部分学者认同,因此结合临床病史,二维声像图表
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概况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