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梦令五(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如梦令
郑园
教学目标:
1. 认识文中的一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想象词中所描述的情景,感受词人生活的情趣及心境。
3. 引导学生融在词的意境中,感受词的优美。
教学重点:
1
如梦令
郑园
教学目标:
1. 认识文中的一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想象词中所描述的情景,感受词人生活的情趣及心境。
3. 引导学生融在词的意境中,感受词的优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所描述的情景,感受词人的情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融入词的意境,感受词的优美。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题,认识作者。
1.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出去玩吗?最喜欢到哪儿去玩?玩什么了?
(那一定很有趣。老师能感受到你当时的心情一定很高兴。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定很棒。
这次春游你们去哪儿了?玩得痛快吗?是的,外出游玩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能让心情变得更加愉悦。
2.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描写愉快郊游的词。板书:郊游
3.(出示 如梦令)谁来读。谁再来读。如梦令是一个词牌名。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清平乐 村居》吗?清平乐是一个词牌名,这儿的如梦令也是一个词牌名,他们都规定了词的曲调。
我们来看这首词,(出示全诗,题目下加李清照三个字)它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为了同其他的如梦令词作相区别,人们通常用词的第一句做题目,所以这首词也记作《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二、初读全诗。
1. 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放开声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这首词中有一个生字,(点红)谁来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
藕我们都见过,那你知道藕花是什么吗?
藕这个字笔画比较多,伸出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草字头横要拉长,左边的三笔横长短要有变化,右边的最后三笔的竖、提、点。
2. 现在,谁来把这首词读给我们听一听。
(你读得正确流利,声音也很响亮。音断气相连
你不光读正确了,还注意了词中的停顿,读出了词的节奏美,很好!谁再来读?
你有些紧张,没关系,能勇敢地站起来就是好样的。)
3.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 我们来听一听这首词谱曲的歌吧。(播放蔡琴的《如梦令》)
5.好听吗?刚才在听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位同学闭上了眼睛,还有同学跟着节奏轻轻地摇摆身体,看来,他们已经陶醉了。
这首词中,有个词和陶醉的意思差不多,是哪个?对,找得很准。板书 沉醉
看看,沉醉和陶醉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你理解得很准确,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个词读好。沉醉是深深地陶醉,谁再来读。一起来读好它。
6.刚才我们因美妙的歌声而陶醉,那李清照又是因什么而沉醉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
三、读词,领悟词意。
1.词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你知道李清照同朋友们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沉醉吗?
溪亭,溪亭,听到这个地名,你能猜出这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吗?
日暮,就是傍晚。这就是沉醉的时间。(点红)
你见过日暮时的景色吗?出示图。傍晚时的溪亭又是什么样的?想象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景色可真美啊。你的描述将我们带到了日暮时分的溪亭。)

如梦令五(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