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朱熹》观后感
《大儒朱熹》观后感
中国历史上前有孔子,后有朱子,应该是研究学术史学者的共识,两人都有一种会聚文化、融通开放的心态,都以一生整理传统国故,回应当代文化需求,也以一生教育门人,启迪后学。孔子完成六经,朱子建构四
《大儒朱熹》观后感
《大儒朱熹》观后感
中国历史上前有孔子,后有朱子,应该是研究学术史学者的共识,两人都有一种会聚文化、融通开放的心态,都以一生整理传统国故,回应当代文化需求,也以一生教育门人,启迪后学。孔子完成六经,朱子建构四书,“四书五经”成为儒学要典,影响深远。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中有一段文字,说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大成,创始儒学,朱子集北宋理学大成,更进一步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大成,有朱子之后,孔子之下的儒学才重获活力,发挥新的精神直迄于今。假如没有朱子,儒学是否还是我们熟悉的样貌?孔子是否有如今的地位?假设性的问题很难答复。朝鲜韩元震曾经说“必读朱子之书,而后可以读孔子之书也。”这个逻辑很奇怪,但假如从儒学开展脉络而言,却是非常合理而具有意义的建议。
只是,朱子学术非常庞大也非常复杂,假如不能理解朱子在天人之际的考虑,往往都会产生疑问,无法理解儒学精神所在。朱子有一种特殊的学术性格,以及观察人生、社会、国家一种独特的目光,有些属于学术上不易解决的难题,却也是朱子学问丰厚而且具有中轴地位的证明。将人做为学问的核心,如何说明清楚,又如何提供现代人提升自我的想像,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要将晦涩的学术语言,提供应社会群众共同理解,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这次《大儒朱熹》制播团队,不仅讲究朱熹一生行止,追访其行迹,从师友门生当中,逐
《大儒朱熹》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