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车联网智能交通管理论文(共5258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车联网智能交通管理论文(共5258字).doc车联网智能交通管理论文(共 5258 字) 1 系统设计方案 总体方案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及决策依据的研究, 意在以车联网技术、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GPS 定位及测速技术、 GPRS 数传技术、R FID 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手段,以车载终端、公交车站点终端、智能手机、远程监控 PC 终端作为信息采集和查询的终端载体,辅助交通管理部门、公交调度公司、道路管理处等部门, 研究优化公共交通工具调度、道路改扩建优化的决策依据和方法。 系统结构系统分公交车终端、 Taxi 终端、私家车终端、公交站点终端, 及前台应用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几部分。车载终端通过 ZigBee 网络采集安全及空闲状态数据, 通过 GPS 提供实时位置、速度信息, 并通过 GPRS 网络传给服务器。公交站点终端通过 Zig-Bee 网络采集大气环境数据、车流量信息, 并通过网络传递给服务器。同时, 系统还可以与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对接, 为机动车司机提供停车场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基础需要建立在一套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上。 2 系统主要研究内容系统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和道路优化两个方面。交通管理方面: 主要包括公交车辆的实时运行监控机制、公交调度自动化机制、行人候车服务、行人自助打车机制、周边停车场信息联动机制、交通事故上报及处理自动化机制、道路意见上报自动化机制、实时天气服务、实时路况服务、道路维护信息发布机制等。道路优化方面: 主要依据实时路况信息、各公交站点上下班人数及时间统计, 及通过车载终端上报的交通事故和道路意见、停车场的分布及动态使用情况, 数据汇入道路优化专家系统,经过数据挖掘,分析易拥堵路段、易发生交通事故路段、上下班高峰期及人口出行密集区域,以及市民交通成本分析、城市交通状态的发展趋势分析, 最终形成交道优化的智能决策依据。综合上述两大方面, 系统重点研究内容如下: 智能候车服务通过电子站牌,即公交站点智能终端,提供准确的公交车辆预到站服务, 还可以提供实时路况查询、智能打车、天气状况等服务。 公交车实时运行监控机制基于物联网、 ZigBee 和传感器技术,采集可燃气体、门窗安全状态、各站点各时间段行人上下车情况、实时车位及车速等信息, 供司机、公交调度人员控制车辆及调度提供依据; 可为司机提供到达某站计划用时与实际用时的比较服务。 公交智能调度机制查看某线路所有在运行车辆的位置信息,可提前估算出下一班车到达时间, 如压车严重、车辆抛锚等情况, 可提前做出调度方案,提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客的满意度。 智能自助打车机制通过智能手机、公交站点智能终端,可以实时查看周边出租车的位置和状态, 并且进行实时连线呼叫, 立刻就可以得到出租车司机的回复, 无需中转, 可操作性强。减少出租车司机寻找客源的时间、油耗。 实时路况服务提供实时路况查询服务, 为行人、车主提供交通状况参考, 及时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 避免拥堵, 提升道路的综合利用率。 动态停车场信息服务为机动车司机提供周边停车场信息服务, 包括位置、距离、规模、空位数、收费情况等。减少司机问路误时、无处停车而违章停车等现象。 交通事故快速定位、排除、预警机制由过往车辆车主通过智能终端平台进行事故上报,由后台交警部门的远程监控中心快速定位及处理。当车辆即将到达交通事故发生地时, 车载智能终端提前提示司机前方发生事故,提前做好准备。 道路优化意见上报机制所有车主都可以通过智能车载终端提交对道路优化信息的机制和方法,操作便捷。交通管理部门可对信息进行汇总, 发现同一地点上报频率高的意见则重点考虑。 道路维护信息发布机制车主可通过智能车载终端直接查看道路维护信息的机制和方法, 并在即将进入道路维修或封闭路段时, 提前给予提醒, 以便车主及时、正确地选择其他路线,避免交通堵塞。 2. 10 智能交通专家系统系统研究意在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 深入挖掘, 发现规律, 给出道路优化的决策依据, 减少人力成本和过多的主观因素影响。 3 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 实时路况建模以 GPS 位置、车速、车流量、道路本身参数,构建精准的实时路况模型,要比仅以车速建模的实时路况信息更为准确。 海量数据采集公交车数据采集: 包括上下车人数、公交安全监测、位置信息三部分。上下车人数: 采用红外对射和 13. 56M R FID 读卡器,统计公交车某时刻经由某站刷卡人数和上下车人数,并计算车上在乘人数, 为计算上下班出行高峰、居住和工作密集区、公交车调度方案等提供数据依据, 为等候公交的乘客提供公交剩余载客能力信息; 公交安全监测: 通过红外对射或反射传感器检测后门是否关闭; 通过 MQ2 烟雾和可燃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

车联网智能交通管理论文(共5258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