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①。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2
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①。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②。(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①娉婷:指美丽的弹筝女。②湘灵,用娥皇、女皇之典故。
(1)开头三小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2)上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描写弹筝女,请写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4分)
(3)下片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2分)
参考答案:
(1)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2分)
(2)比喻或双关(1分),"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1分);衬托(1分)"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弹筝女的美丽(1分)。(共4分,若答出"拟人"也可得分)
3
(3)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写人,写音乐,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1分)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共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得分)
二:
?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前三句用美丽的湖光山色来衬托人之美,接着用荷花作比,极言其风姿绰约。后三句用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手法各1分,"衬托"答成"侧面描写"也可。结合诗句分析效果各2分)
,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以景结情,以宁静之美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手法2分,效果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参考译文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4
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作品别名: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

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