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阅读答案及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阅读答案及赏析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2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阅读答案及赏析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ng:快乐。
(1)这首诗题为"沧浪亭怀贯之",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个"怀"字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认为"日光穿竹翠玲珑"描写景色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妙。你觉得哪句更好?请回答并说明理由。(4分)
(3)这首诗的颔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诗人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寻找贯之的踪迹,隐含了"怀"字;②诗中所写的危台、林木、翠竹,都留下了贯之的足迹,让人怀念;③写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表现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④"君又暂来还径往"一句回忆贯之来时和离去时的情景,充满了怀念之情。(4分,每点一分)
(2)(4分)示例一:"日光穿竹翠玲珑"更好。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红林翠竹之中,本来适宜会集朋友,把酒赋诗,但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自然地引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4分)
3
示例二:"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日光穿过竹林,原本翠绿的颜色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呼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借助对秋色、红林、日光、翠竹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对友人深沉的怀念。2、拟人:不说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画面有动感,激发想象。(每点3分)
二: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1分)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1分)
(2)"日光穿竹翠玲珑"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在,诗社亦凋,(1分)以乐景写哀情,(1分)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3
"日光穿竹翠朦胧"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竹子原本翠绿的颜色因耀眼的阳光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照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1分)借景抒情,(1分)以抒发思念友人的寂寥之情。(1分)
三:
? 请简要赏析。(5分)
、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独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