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立案
错告和诬告
错告:是指在控告或举报中,告发人主观上并没有想陷害某人,但由于感觉器官的原因,或者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使感知的情况发生错误,因而向司法机关提供了不符合或刑事诉讼法——立案
错告和诬告
错告:是指在控告或举报中,告发人主观上并没有想陷害某人,但由于感觉器官的原因,或者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使感知的情况发生错误,因而向司法机关提供了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材料。必须严格区分诬告和错告。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立案的条件
事实条件:
认为有犯罪事实存在
法律条件:
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的程序
立案的程序,是立案活动的顺序和方式、方法等的总称。它具体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立案材料的审查以及审查后的处理和对立案活动的监督等。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公、检、法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下来,然后依法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
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的活动。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通常采取以下步骤和方法:
1.对材料反映的事实进行审查。
2.对犯罪事实所依据的证据或证据线索进行核对和调查。
3.对取得的证据进行分析、判断。
4.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经过认真审查、认为证据不充分的,告知自诉人提出补充证据。
审查后的处理
决定立案
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做出立案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案件,要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不应当立案的,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经审查认为已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以内作了立案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
审查后的处理
决定不立案
不具备立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立案决定并制作《不立案决定书》。
决定不立案后,应当用《不立案通知书》的形式,将不立案的原因及理由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依法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监督
立案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和公民依法对立案活动进行监视、督促或审核的诉讼行为
按照我国刑诉法的规定,立案监督包括控告人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两种形式
立案监督的程序
控告人的监督是通过申请复议来进行的
控告人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天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原决定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10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对检察院的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10日内申请复议
对不立案的复议,由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办理,并在收到复议申请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7天内奖说明情况书面答复检察院
检察院认为不合理的,向公安机关发出《通知立案书》后,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检察院
案 例
某伤害案,由于犯罪嫌疑人系当地公安局局长的儿子,当地公安机关对被害人的报案作出了不立案的处理决定。被害人不服,向检察院提出,要求检察院对此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 BD ),直接由检察院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要求该局长回避,如果认为理由不能成立,可以书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刑事诉讼法——立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