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细心整理
二年级古诗词
二年级上册必背篇目
赠 刘 景 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细心整理
二年级古诗词
二年级上册必背篇目
赠 刘 景 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毅不屈。
〔3〕最:一作“正” (4)君:你,指刘景文。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坐:因为。
细心整理
6、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7、远上:登上远处的。
8、山:高山。
9、车:轿子。
10、枫林晚:黄昏时的枫树林。
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黄昏。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老大:年纪大了。
2、乡音:家乡的腔调。
3、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4、衰:削减,疏落。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细心整理
注释
1、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2、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行测。
3、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譬如汪伦及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大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情深意重,特别动人。
4、不及:不如。
5、汪伦:李白的挚友。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细心整理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