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布袋戏:指尖上的舞台剧.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布袋戏:指尖上的舞台剧
侯 嫡 布袋戏的表演可分为前后场――前场由主演及助演组成,主演负责全场口白并操弄主要角色,助演协助主演操演部分戏偶,以及“捡场”与“赞声”;后场包括唱曲艺人与演奏乐器之乐师。布袋戏演出时,台下手艺高超的操布袋戏:指尖上的舞台剧
侯 嫡 布袋戏的表演可分为前后场――前场由主演及助演组成,主演负责全场口白并操弄主要角色,助演协助主演操演部分戏偶,以及“捡场”与“赞声”;后场包括唱曲艺人与演奏乐器之乐师。布袋戏演出时,台下手艺高超的操偶师们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渊,先是出场涛,然后随着戏码的展开,他们开始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配合着后场悠扬的音乐,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在操偶师的灵活操作上显得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有时也借助道具的配合。小小戏台,短短一出戏码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善恶美丑。
戏台――布袋戏的演出戏台起到了前台观众与后台操偶师之间的隔离功能以及提供演出需要的舞台布景。在布袋戏发展之初,戏台都较为简陋,只是用扁担和布搭起来的简易戏台;随着布袋戏的发展和条件的成熟,戏台也变得精致复杂起来。早期的戏台就是四角棚,它的构造类似于一座土地公庙,有四根柱子,中间的大厅是木偶活动的舞台,面向观众的一面有一布屏,起到遮掩的作用,后来慢慢加入了木雕技术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演变成六角棚戏台,又称作“彩楼”,六角形舞台的设计使得舞台的空间及视觉表现效果更富有变化,此类美观而装饰性很强的戏台,本身即是一件木雕艺术品,其造价自然昂贵,再因搬运不宜,并非所有戏班部能配备得起。
操偶师――布袋戏的灵活之处即在于以手指来控制木偶,主要靠的是食指和拇指,食指放于木偶头中,拇指和其他三个手指则是放入木偶的手中。因此操偶师第一个必须练好的是“劈指”、“抖手”、“腕功”以及“臂功”等基本功。一般布袋戏是单手操控的,因此传统布袋戏操偶师,通常可一人操纵两个木偶,做对淡或动作的文戏表演,技艺高超的操偶师两手均可做出木偶的跑、跳、抛接、武打等武戏表演。面布袋戏偶中又分生、旦、净、末、丑、兽、朵等角色,角色各有不同,因此表演时操偶师要显现出不问角色的手势、步伐和动作。最厉害的是,在布袋戏的演出中,会出现表演者兼口白,更甚者包办音乐后场的情况,而此种独挑大梁的布袋戏表演方式常见于闽南或台湾。像这样一人即可操纵一台历史剧的表演,在中国其他戏剧表演中是绝无仅有的。
戏码――布袋戏盛行之初,表演形势很是简单,演出戏码是以即兴表演为主,即简单的操偶表演,例如闽南或台湾早期所见到的摆仙跳八仙等没有口白的迎神演出;后来表演内容渐渐开始讲究了起来,出现了戏码,如《四锦裙记》、《乌袍记》、《喜鹊告状》等流传至今的正本,而布袋戏主流则是武戏、历史演绎为丰的小说戏码,其中以三、封神榜等章回小说改写成的戏码最受观众欢迎;亦有一种演出戏码几乎都以口白对话为主,并没有唱腔歌曲等辅佐,这种特色与其他中国传统戏剧也是相当不同的。
剧本――布袋戏虽有戏码却少有剧本,这也与其他传统戏剧不同,主要是因为布袋戏的传承者重在布偶操纵技巧与后场音乐配合方面,对于演出的剧本大多是口耳相传,或是剧团清说戏先生来跟操偶师讲述故事内容,再由操偶师上场发挥,因此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极少。
出场

布袋戏:指尖上的舞台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麝月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