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解译课程综合实习实习报告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10011 学号: 20103025900 姓名:李祥指导老师: 刘继琳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能够对快鸟影像、 SPOT 影像和航拍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 、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 ERDAS 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二、实习资料与设备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 2002 年的快鸟影像一张、 200 2 年的 SPOT 影像一张、 2007 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 2007 年的航空影像一张、 2002 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 ERDAS 软件。三、实习原理一)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1)色调( tone ):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颜色( colour ):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 3)阴影( shadow ):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 4)形状( shape ):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纹理( texture ):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二) 目视解译流程四、实习步骤实习过程可分室内判读和外业实地调绘以及内业数字化成图三个步骤。室内判读是利用 2002 年 10 月获取的 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遥感影像和 米分辨率的 SPOT5 ( 实际是 米全色与 5 米多光谱数据融合的) 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 根据室内判读方法, 对图斑的形状、大小、色调、位置、纹理等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依照分类规则,按 10 种地物类别进行判读解译,勾绘图斑工作底图,然后再与 2002 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要素并将其绘制到工作底图上。对于无法从室内确定是否发生变化的图斑, 或变化不明确的, 要进行外业实地调查, 以确保更新的准确性。外业调绘则对变化要素进行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通过以上的工作步骤,完成对华农幅 2002 版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复核更新。内业数字化成图则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ERDAS 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一) 内业判读内业判读主要是解译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地理区域知识、遥感系统知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遥感信息、反演地面原型的目视判读方法,然后绘制底图。 1)图像解译遥感解译的实质是个分类过程,即根据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按照解译者的认识程度,或是自信程度和准确度,逐步进行目标的探测、识别和鉴定的过程。首先确定一个目标或特征的客观存在,在更高一层的认识水平上去理解目标或特征,并把它粗略地定为某个十分普通的、大类别中的一个实体,再进一步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