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花卉害虫及其防治
螨虫又称红蜘蛛,主要危害花卉叶片,使得叶片正面产生大量失绿斑点, 严重时叶片变黄变褐、脱落,影响长势。叶背具大量虫网、虫粪、虫皮。
大都为红褐色,少数种类为黄绿色;个体较小,通常一毫米左右,椭圆形 或瓜子形。雌虫钝常见花卉害虫及其防治
螨虫又称红蜘蛛,主要危害花卉叶片,使得叶片正面产生大量失绿斑点, 严重时叶片变黄变褐、脱落,影响长势。叶背具大量虫网、虫粪、虫皮。
大都为红褐色,少数种类为黄绿色;个体较小,通常一毫米左右,椭圆形 或瓜子形。雌虫钝圆,雄虫瘦削,具4 对足;卵扁圆形,产于叶背。常见的种 类有二点叶蛹、朱砂叶螨、山植叶螨、苹果叶螨等。
以卵或受精的雌虫在树皮块、石块上缝或杂草处过冬。保护地内为害的种 类可不休眠,每年繁殖十几至几十代。高温、干燥会使该虫大量繁殖。
在早春花木未发芽前用4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枝干,可消灭过冬的螨虫冬 卵;及时清除花园、苗圃内杂草,可以减少过冬虫数量;发生期喷洒尼索朗、 克螨净、三唑锡等可以防治螨虫。
蚧虫又称介壳虫、树虱子,主要危害木本花卉。大量个体群集于花卉的枝 干、叶脉,刺吸汁液,使得树势降低,大量分泌物又可导致煤污病发生,严重 时枝条坏死。
介壳虫属同翅目,蚧虫科,口器刺吸式,体表覆盖一层厚厚的蜡质介壳, 一般农药难以渗透。介壳虫种类多,习性杂。
介壳虫一般以成虫固着于枝条上长期为害,发生世代数随种类不同而有所 差异,喜阴暗潮湿环境。短距离传播靠一龄若虫的爬行,长距离传播则靠盆花 及苗木的调运。
为了防治介壳虫为害应做好如下措施。
1、加强检疫:
由于蚧虫固着生活,随苗木传播,因而在引进苗木时,应注意检查。
2、修剪整形:
合理修剪、整枝,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下发生较重,因而可通过修剪 整形创造不利于介壳虫繁衍的场所,或剪除有虫枝条。
3、刮除虫体:
用竹签、镊子、火柴梗等刮除虫体。
4、药剂防治:
在介壳虫孵化期喷洒久效磷等一般农药即可。使用窒息性杀虫剂,休眠期 用 4%-9% ,生长期用
%-
%。使用内吸杀虫剂,如呋喃丹、甲胺磷等。
菊潜叶蝇又名潜叶虫、绘图虫、鬼画符、夹叶虫。它可危害菊花、瓜叶 菊、丝石竹等多种花卉。幼虫在上下表皮间潜食叶肉,形成灰白色蛇形虫道, 随虫龄长大,虫道渐宽。菊潜叶蝇的成虫外行似小苍蝇。雌虫体长2-3 毫米, 雄虫较小。暗灰色,复眼大、红褐色至黑褐色,前翅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后 翅为平衡棒。卵长椭圆形,灰白色。幼虫或老熟幼虫成圆筒形,体长约3毫 米,蛆状,黄白色。蛹呈长卵形、围蛹,黄褐色。
菊潜叶蝇发生世代数随地区而异,以蛹或幼虫在叶片内过冬。雌成虫以产 卵器刺破叶片,每刺一孔产孵一粒。一头雌虫在同一叶片上只产1-2 粒卵,一 生可产 50-90 粒卵,一般产与叶背边缘处。孵化后幼虫潜于叶内,蛀食叶肉, 形成灰白色弯曲虫道。
菊潜叶蝇为害严重时,花期过后将地上部分铲除销毁,以减少虫源。
叶片上发现虫道时,应及时用内吸性农药喷洒或浇灌助治。可选择的农药 有氧化乐果、甲胺磷、爱福丁等。
蚜虫俗称芽虫、蜜虫、喜欢吸食嫩梢、幼叶。发生时密度较大,蚜虫吸植 物体内部汁液,引起营养不良外,还能使叶片卷曲,并分泌蜜汁,造成煤污 病,同时还传播病毒病。
蚜虫因其种类不同,在大小及体色体形上也有所差异
常见花卉害虫及其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