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济源美食—鸡蛋不翻.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津农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题目: 王屋山下的美食——鸡蛋不翻专业班级: 农林经济管理 1班任课教师: 王瑞学生姓名: 苗瑞娟 1005014108 成绩评定: 2012 年 12月摘要鸡蛋不翻是河南省济源市的特色美食,鸡蛋不翻儿因在制作过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历史悠久、制作考究,风味独特,再加上浓郁的地方风情,独特的地方文化,鸡蛋不翻儿已深受大众喜爱。关键字:济源;鸡蛋不翻;特色美食王屋山下的美食——鸡蛋不翻 1. 鸡蛋不翻的独特风味 鸡蛋不翻的造型此风味小吃外型美观,色泽鲜亮,洁白如玉,灿黄如金,为美食之佳品。 鸡蛋不翻的制作过程材料:优质大米,小米,豇米制作方法: 用大米、小米、豇米打成浆,然后发酵,加入各种特制调料,均匀搅拌成糊状,盛适量的浆汤放入特制的“不翻”鏊中烙烤,不需要“煎翻”, 焖制一分半分钟即可。如果将鸡蛋搅拌均匀倒在鏊的“不翻”上面,盖上盖,再焖半分钟,这样香喷喷的“鸡蛋不翻”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鸡蛋不翻与别地的不翻的区别洛阳和济源都有不翻儿,却是不一样的。洛阳的不翻儿类似于山东的煎饼, 它对炊具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平底锅即可。把锅烧热了,抹上油,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上一倒,“滋啦”一声,不用翻就熟了,是薄如牛皮纸的薄饼,可以空口吃,也可以做不翻汤,其法: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 不翻儿汤就做好了。此汤酸辣可口,余味悠长,曾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只有在老城的小吃夜市上偶尔可以见到。济源的不翻儿, 必须用到一种特制的炊具即“不翻儿鏊”。将鏊烧热,抹油,倒进去一勺放了盐、花椒粉等调料的杂面糊糊——常见的有大米面、小米面、玉米面、黄豆面以及杂合面等——熟后用锅铲挖出,是一顶顶精致的回族小帽。由于“不翻儿鏊”的形状决定了它多面受热,都有焦黄的外层。“帽沿”较厚, 外焦里嫩;“帽顶”则是一层焦黄的薄皮,济源话叫“黄嘎巴”的,也就是锅巴, 酥脆无比,有异香。两个不翻儿,加上一碗糊辣汤或杂面条儿,就是一顿很舒服的早点。不翻儿很可口,不需要菜。 2. 鸡蛋不翻的历史 鸡蛋不翻从何来鸡蛋不翻是在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时,由山西难民将制作方法带入河南济源境内,后来经过多年传承,成为本地的特色小吃鸡蛋不翻 不翻为何称为不翻? 其一:最通俗的解释因在制作过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其二:鸡蛋不翻儿是黄河小浪底附近的一种小吃。要说不翻儿,得先说说小浪底。小浪底在洛阳以北、济源以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入口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未修建前,此处有八里胡同,是黄河中游最狭窄也是最危险的一段, 两岸高山对峙,风高浪急,在其中行船打鱼十分危险,屡有翻船事故发生,遇难者常常连尸首也找不到。因此,当地民间有许多忌讳和风俗,比如父子兄弟不同船,防止出事后一个家庭全部覆灭;比如吃鱼时,不能吃完一面翻过来吃另一面, 而要把鱼头和脊骨一起拿过去,再吃下面的肉;还有不准把水瓢扣着放,忌酒后上船,忌说翻、煤等词等。不翻儿,就是旧时船家的干粮。所谓不翻,即制作过程中不用翻即熟。制作过程和名称,也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能太太平平,不要翻船出事。这种东西, 现在只是当地的一种风味小吃,但在旧时,它曾浸着多少血泪和企盼!

济源美食—鸡蛋不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1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