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步步深化的论证方法;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害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步步深化的论证方法;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害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配套PPT,配套学案(备课组统一发)
一、课题导入
1。伶是——乐工,伶官是-—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乐工在古代的身份是非常卑微的,欧阳修为什么要给这些地位卑微的人既作传又作序呢?这些地位卑微的人到底在历史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欧阳修又想要借此来表达怎样的见解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品文档请下载)
补充课文所涉史事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精品文档请下载)
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和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疏通课文,字词释疑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句读准确
2、检查字音(提醒矢的读音和意思)
3、解决预习学案中的疑问:生生、师生互动
预习检查
1。活用的词:
(1)负而前驱
(2)函梁君臣之首
(3)一夫夜呼
(4)仓皇东出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祸害常积于忽微
(1)此三者,吾遗恨也
(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重点句子翻译
和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分析课文,把握主旨
1、速览课文,说一说课文就哪件史事展开了阐述?表达了作者的哪些观点?把观点句在课本上划出来.
史事: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
观点: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②“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③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精品文档请下载)
哪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翻译:国家兴盛和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盛衰在于人事
3.分析史实部分
(1)参照课文表达史实部分,理一理,在这几年里,庄宗多少岁,
《伶官传》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