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2。讨论分析屈原和渔父在乱世中的生死选择,理解两人不同的处世态度;
3。考虑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屈原和渔父不同的处世态度,理解屈《渔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2。讨论分析屈原和渔父在乱世中的生死选择,理解两人不同的处世态度;
3。考虑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屈原和渔父不同的处世态度,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对后世的
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屈原、渔父所代表的不同的处世态度 教学方法:学案引导、多媒体辅助、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导入
面对选择,尤其是生死选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江畔,一位憔悴枯瘦的诗人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他,就是屈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渔父》这篇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人生选择。 二、检查预习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理解作者
畅所欲言:说说你所理解的屈原 【补充材料】
屈原,战,字原,又自称名正那么,。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 (精品文档请下载)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 中国民间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风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屈原名句:
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决信念,奋斗不懈) ,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饮露餐英,只爱高洁) ,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根底积累
1、通假字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古今异义 (请指出以下句子的古今异义现象) (1)颜色憔悴(颜色:)
(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绘) (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①停顿流动,不灵敏;②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 (精品文档请下载)
3、重点字词
(1)而能和世推移(转变) (2)圣人不凝滞于物(表示被动) (3)自令放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4)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5)鼓枻而去(名词作动词,敲打) (精品文档请下载)
4、请指出以下句式的类型
(1)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2)游于江潭。(状语后置句) (3)是以见放。(被动句) (4)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精品文档请下载)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 (6)遂去,不复和言。(省略句)
5、请翻译以下句子。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全世界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众人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2、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高出
《渔父》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