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修订版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201田、新圩。〔自武宣移营上象州,破庙王清营之战,到象州中平马安〈鞍〉山战。马安〈鞍〉之战,清军死亦不少,天朝死亦不少。自金田移营过武宣,双界顶之战,两家死人不少。[e5]那在新圩之困,清将向提台及张敬修之困我也。〕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后偷由山小路而出隘关,出到思旺、思回,逢着清朝向提台官军扎营数十座,经西王、南王打破,然后出关,由八筒〈峒〉水而到大旺圩,分水旱上永安州。
此时我上〈尚〉在家中,得悉旱路兵皆由我家中经过,是梧州腾〈藤〉县五十七都大黎里而上永安。在家贫寒,父母养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家堂兄堂弟堂叔多名,未便细写,将大概来由写呈。
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自八岁九、十岁,随舅父读书。十岁之上,具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是〈至〉廿六、七岁,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
至天王由思旺到,到大黄〈旺〉圩,分水、旱两路行营上永安州,路经大黎经过。大黎处所,四面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由大黎经过,是西王、北王、天官承〈丞〉相及罗大纲带。水路兵是东王、南王所带。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扎五日,将里内之粮谷依〈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将粮谷盘入深山,亦被拿去。
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具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家后又有追兵,而何不畏?
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后载〈赛〉中堂及乌、向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姑稣〈苏〉[e6]冲一条小路而过招〈昭〉平。而姑稣〈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去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
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姑稣〈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至永安水斗〈窦〉[e7]军营,是天官丞相秦日昌守把,清朝之军是张敬修为将困打。后移过仙回〈迥〉,被乌帅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二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
自杀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招〈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山,出马岭,上六塘、高田,围困桂林。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象鼻山渡河,由兴安县到全州。攻破全州之后,南王在全州阵亡,计议即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县,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敷〈数〉。此时追军,即向、张两军。
后移师到柳〈郴〉州。入柳〈郴〉州亦招二、叁万众,荼〈茶〉凌〈陵〉州亦得数千。后移营,西王萧朝贵带李开芳、林凤祥等来打长沙。此时我为兵,上〈尚〉未任事。西王到长沙攻打,那时天王同东王上〈尚〉在柳〈郴〉州。
西王在长沙南门外中炮身死,后李开芳具本回柳〈郴〉,王天同东王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进,外面清朝向、张大军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以后破城,仍然未下,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
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玺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欲靠洞廷〈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过林子口(当作临资口)而出洞廷〈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
破岳州,得吴叁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是水旱并行。
那时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南(即南京)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
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急〉[e8]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
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上〈尚〉不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南虽是中洲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