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
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1
在华坪民族中学担当老师后,只要有时间,张桂梅就常常去老人院做义工。那时县里还没有儿童福利院,孩子和老人住在一个楼,这边住老人,另一边就住孩子。“老人喜爱宁静,,还会梦到自己背着书包在学校里,这一辈子的希望就是看到女儿上高校。这位母亲拉着张桂梅老师的手,哭着说,你是菩萨,你肯定能长命百岁的,我们都感谢你。张桂梅老师拍着她的手说,不要谢我,我没有那么大的实力。我是党派来的,你的梦,是党和政府,是社会帮你圆的。孩子的母亲一下就跪在了张桂梅老师面前,泣不成声的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张老师。假如没有你们,怎么能有孩子的今日。对于一个希望通过读书变更贫困的家庭来说,女子中学,的确是她们唯一的选择。 家访一路,这样的故事许多,这样的泪水许多,这样的感谢也许多。
张桂梅老师就和学生住在一起,为了不让学生觉得不便利,也为了能第一时间站在学生身边,养成了睡觉从不脱换衣服的习惯并坚持了二十年之久。曾经有个这样的学生,和张桂梅老师住在一起的时候,不管张桂梅老师怎么关切她,她都不情愿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老师在食堂帮忙打饭时,不当心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当医生让要求张桂梅老师住院治疗时,却被拒绝了。每天晚上,她都要忍痛和这个学生闲聊。这时,学生的话才略微多了些。到早上,张桂梅老师起不了床,学生就抱她起来。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三个月中每天都是早晨5点起床,夜里12点睡下。一天,这名学生最终抱着张桂梅老师大哭起来,说自己肯定会好好读书,肯定不会辜负老师对她的期望,她不会让张桂梅老师觉得为她们受的苦是白受的。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中学,始终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遗忘了失去亲人的哀思,遗忘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遗忘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遗忘了熬煎她的病痛和不幸,遗忘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化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全部孩子一样,享受教化的公允,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暖和;学校就是要培育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志向、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假如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假如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假如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华坪县女子中学建校时,全校只有17名老师100个学生,现在已有36位老师430个学生。10年来,已经毕业903个学生,连续7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2017年,毕业139人,136人上本科线,3人上专科线。
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2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化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化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化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中学。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化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志向信念教化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化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实、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化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中学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将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华蜜、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坚韧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和善慈祥、她一心一意投入教化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敬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气使她这样坚毅?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假如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假如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宏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共享着人间最美妙的亲情。她一位普一般通的人民老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老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快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与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经常超负荷地工作,以
张桂梅老师优秀事迹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