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账务数据的增值税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设探究.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账务数据的增值税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税三期的实施,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管越来越全面和深入。面对新的监管环境,纳税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主动加强税务管理。但是,很多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税务管理营业收入(如果有非应税和免税收入需从科目余额表等其他账簿中取数)。
(二)销项税税负率

增值税销项税税负率按实际税负情况也可分为名义税负率和实际税负率。名义销项税税负率=企业当期销项税税额÷企业营业收入,实际销项税税负率=企业当期销项税税额÷企业应税营业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水平。指标过低,反映企业当期存在未按收入计提销项税的情况,可能存在少缴税情况;指标过高,反映企业当期开票金额大于收入金额或存在视同销售等情况。

企业当期销项税税额:科目余额表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发生额。
企业营业收入:利润表或科目余额表中的营业收入(如果有非应税和免税收入需从科目余额表等其他账簿中取数)。 (三)销项税税负同比变动率

增值税销项税税负同比变动率=当期实际增值税税负率÷上年同期实际增值税税负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变化情况,对于单一税率业务的企业,该指标值一般为1。

企业当期和上年同期的销项税税额:科目余额表中当期和上年同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发生额。
企业当期和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利润表或科目余额表中的当期和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如果有非应税和免税收入需从科目余额表等其他账簿中取数)。
(四)进项税额同比变动率

增值税进项税额同比变动率=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額÷上年同期增值税进项税额。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变动情况,在没有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发生的情况下,该指标与企业成本变动同步。

企业当期和上年同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余额表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和上年同期借方发生额。
(五)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率

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率=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不含人员类费用的采购及付现(包括应付未付)成本费用支出。
生产型企业当期不含人员类费用的采购及付现(包括应付未付)成本费用支出: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当期应税业务购进的原材料+当期应税业务不含折旧和人员类成本的制造费用+当期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营业费用+当期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管理费用。
非生产型企业当期不含人员类费用的采购及付现(包括应付未付)成本费用支出:当期应税业务购进的库存商品+当期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营业费用+当期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管理费用。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水平。该指标与行业进行对比,指标过低,反映企业可能存在可抵扣进项税而未进行抵扣的情况;指标过高,可能存在多抵扣进项税情况。

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余额表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借方发生额。
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表中的固定资产当期借方发生额。
当期应税业务购进的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科目余额表中应税业务的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当期借方发生额。
当期应税业务不含折旧和人员类成本的制造费用:科目余额表中应税业务制造费用当期借方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发生额。
当期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营业费用:科目余额表中营业费用当期借方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发生额。
当期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表中管理费用当期借方不含折旧和人员类费用的发生额。
(六)增值税进项税转出配比率

增值税进项税转出配比率=(当期增值税进项税转出金额÷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增值税非一般纳税业务收入÷当期营业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同时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业务和非一般纳税业务(免税、简易征收等业务)的企业增值税进项税转出是否合理。不同行业企业及一般纳税业务和非一般纳税业务结构不同的企业,该指标值不同。对于服务行业企业,该指标一般为1,指标过低,反映企业可能存在未足额转出进项税的情况。同时存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业务和非一般纳税业务的企业,该指标值一般应大于0,若长期等于0,表明企业没有进行进项税转出,不合理。

基于账务数据的增值税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设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