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详细教案
授课题目
学习歌曲及对作品的处理
授课时间
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级别
声部类别
课时
2学时
课型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的练习
(1)、2/4 12 34 │ 54 32 │ 1- ‖
ma me mi mo mu
(2)、2/4 1234 5 │5432 1│1234 5432 │1-—- ‖
i a i a i a i
(3)、2/4 5555 5 │ 3333 3 │ 2222 2 │ 1111 1‖
aeio u aeio u aeio u aeio u
方法和要求
①、注意在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②、每个母音都要明晰准确,从一个母音过度到另一母音时,要保持喉
头和喉咽腔的稳定,母音的过度主要通过变换口腔的大小形状、
嘴唇的开撮和舌的位置来调整着力部位。
3、扩展音域的练习
(1)、2/4 `13 5i │i - │ 75 42 │ 1-‖
nu no
(2)、2/4 13 35 │ 5i i5 │ 53 31 │ 1 —‖
nu no nu no nu no nu
教学内容及过程
方法和要求:①、 轻柔的起音,随着音程的上行,自然地增强声音的力度。
②、 气息均匀,母音的运行和过度都要保持在声音位置 统一前提下连接流畅。
4、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目的和要求: 练习翻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翻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翻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二、识谱
阅读和学习歌曲的曲谱,检查是否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语言标准
三、歌曲学习和演唱—-—-《花非花》
1、作品简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题深化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精致的大作,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线条清楚,层次
《花非花》具体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