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教案
老师:曾晓红 班级:四年级2班 人数:50人 课次:1 时间:2019年4月16日 第 8 周
教学
内容
踩高跷
游戏:“赶小猪"
教材
分析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兴趣性、普及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踩高跷》教案
老师:曾晓红 班级:四年级2班 人数:50人 课次:1 时间:2019年4月16日 第 8 周
教学
内容
踩高跷
游戏:“赶小猪"
教材
分析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兴趣性、普及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能开展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及身体灵敏性、协调性,既能强健身体,又能进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普及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情感。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对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进步身体平衡才能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
重点
上跷动作及跷上走动。
教学
难点
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平衡的掌握。
教学
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进展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根本掌握踩高跷动作要领,开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精神,进步学生互帮互学的团体意识。
场地
器材
场地:田径场。
器材:高跷、播放机。
安全
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和器材。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进展安全思想教育。
教学
顺序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
学法和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场
部分
一、课堂常规
。
2。清点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课内容。
。
(如图1)。
,听体委汇报出勤人数。
。
。
5。安排见习生.
1。在指定地点快速集合.
。
3。向老师问好.
。
。
队形组织示意图:
2
分钟
1
小
图1
要求:快、静、齐。
准备
部分
一、热身跑
二、游戏:“碰拐"
方法:一条腿直立,另一条腿弯曲,用两手捧住弯曲腿那只脚,成“拐”去攻击对方,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失去平衡而双脚落地者即为
让学生分成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如图2)。
1。老师将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每组5~6人,站在直径为3米的圈内.
。
规那么:
(1)单脚站立,只能用膝盖去
队形组织示意图:
图2
要求:队形整齐,口号响亮.
,分别站在直径3米的圈内。
。
2分钟
5分钟
1
1
小
中
输。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以留在场上人数最多的组为胜。
顶对方,不能用手推。
(2)不能超过圆圈进展游戏,否那么视为出局.
,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踩高跷》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