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光模块原理简介.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工作原理简介目录纲要2重点词21引用的文档和参照标准说明22缩写说明23正文2
第1/6页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纲要以SFP光模块为例,介
由上图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激光器输入电流和输出光功率的特性曲线的斜率会变小,也就是说激光器光电变换的效率降低了。我们知道,消光比Er=10×lg[P1/P0](dB),其中,P1、P0分别代表数字逻辑信号“1”和“0”时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P1-P0表示调制之后光信号的幅度。假设输出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斜率的降低,会惹起输出光信号消光比的降低,反应到眼图上,眼图的张开度会变小。关于光模块而言,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除了要保持输出光功率的稳定,同时也要保持消光比的稳定。保持消光比的稳定就是要增加调制电流,最常用的做法是查表法,利用控制器内部的数字可调电位器(电阻器)来保持消光比。在数字电位器内置有受温度控制的电阻值表,电阻值作为温度的函数,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中,温度范围从-45°C~+95°C,步长为2°C。使用芯片内集成的温度传感器,这种电阻的阻值就能够随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数字电位器是设置成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阻值,将其连结在驱动器的“调制电流设定端”,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控制器根据测得的温度值查表,不断减小电位器的电阻值,使得调制电流增大,这样,消光比的变化将会获得补偿。保持消光比,还有一种方法就是K因子补偿法,激光器的驱动器中加入“K-因子”补偿特性,它是在激光器偏置电流增大的同时,按比率增大调制电流。过程如下:为保持平均光功率稳定,偏置电流是由APC电路控制的,随着偏置电流提高,电路提取偏置电流的一部分用以调节调制电流。这样,总的调制电流等于原有调制电流加上偏置电流乘以一个因子K。这个K因子能够经过驱动器芯片外接的电阻来设定,由于调制电流能随着偏置电流增大而增大,于是当激光器温度发生变化或许激光器老化时,消光比能够获得补偿。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第4/6页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原理简介
光模块发射部分电路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查表法的控制电路,在控制器中,H0和H1是控制器自带的两个数字电位器,H0用于控制调制电流,H1用于控制偏置电流。APC功能是驱动器内部集成的,可是其补偿能力在-40到85度这么宽的范围内往往有限,所以用H1实现粗调,驱动器内的APC实现比较精准的自动调整。这两个数字电位器均使用查表法。详细的电阻值是光模块厂商根据TOSA的特性探索出来设定的,往往关于不同厂家或许不同批次的TOSA,都要从头修正该电阻值。MON1用于检测偏置电流的值,MON2用于检测输出光功率,MON3一般用于接收光功率的检测。这些测量的值都能够经过IIC总线读取相应的存放器获得,使用方便,精度高,绝大多数厂家能够保证精度控制在2dBm以内,能够有效防止当前一些单板模拟量检测不准这个问题。从上图也能够看出,光模块的工作原理仍是比较简单的,除了保持稳定的光功率和消光比之外,就是要做好驱动器到激光器之间的RC匹配(上图没有画出,在经过串行的10欧姆电阻后,一般都需要加RC电路到地),光模块光口指标的利害都是由这些RC来决定的。光接收组件ROSA(Receiv

光模块原理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夏天教育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