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的可靠性评估
(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哈尔滨150027)摘要:本文针对采用智能节点的CAN总线网络结构,用基于最可能故障路径法建立了该结构的可靠模型。通过计算可以看到,CAN总线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F随着最大传输ne
CAN总线结构及节点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A、B、C、D都是总线上的节点⑷】5]。MCU(MicroprogrammedControlUnit)是微程序控制器(单片机)。一个转发节点由两个CAN接口和一个单片机组成。单片机使用80C51,CAN接口用Intel的8X196。转发节点最需解决的是ID转换的问题。当节点A向节点B发送帧时,A首先得发送给第一个转发节点的外转发节点K,
这样帧中的ID高8位不能是节点B的接收码寄存器的值,而应该是第一个转发节点主线上的CAN模块K的接收码寄存器的值。
图2CAN总线树型结构
Fig2CANfield-bustreeframe
2•基于最可能故障路径法的CAN总线可靠模型⑴
对于一个拓扑结构较复杂的网络,分析可靠性的一些参数,如故障率、维修率等,是很
难精确测量出来的。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网络发生故障路径的概率远远大于其它路径,采用
最可能故障路径法分析网络的可靠性,将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因此,本文采用最可能发生故
障路径法,以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F和无效率U为参数,对CAN总线可靠性进行分析。
我们定义如下参数:
n:智能节站点的层次数[6;]
工:任何一个监控节点发出的信号经过节点和总线到达上位机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最大传输时间;
九:智能节点故障率,单位为fhf•:故障数,h:小时);
n
件,:总线故障率,单位为f/h;
九:系统元件综合故障率,指信号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所有元件(总线和智能节点)的综合故障率,其值与九、九有关,1彳为系统元件综合故障时间;
nf/九
卩:智能节点的修复率,单位为r/h(r:修复数);
n
卩:总线修复率,单位为r/h;
l
卩:元件综合修复率,1;为元件的故障修复时间;
Wi:第i个智能节点在最大传输时间内的故障数;n
Wi:第i段总线在最大传输时间内的故障数;
f
p6J:第i个智能节点故障事件发生的概率;
n
p6J:第i段总线故障时间发生的概率;
f
MTF: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数学期望值;
E□:最大传输时间的期望值;
D:最大传输时间内系统失效的时间;
E[d!:最大传输时间内系统失效时间的期望值;
p:最大传输时间内总线故障的概率;
U:无效率;假设网络元件有很高的可靠性(矿井下对元件的要求非常高,和地面上的要求不同),那么
MAX(九,九)MIN(卩,卩)(1)
nlnl
用M表示第i个最可能发生故障的元件,P(M)为第i个最可能发生故障元件的概率,ii
故
E(D)=YP(M)*E[D|M](2)
i
式中e[D|M」表示为故障元件Mi上预期的网络失效时间。
从图2中的结构中我们看到,由于第一个元件的故障率九与-、-有关,故九具体表示为:
九=n6+九)+X(3)
fnf
总线和智能节点均存在是第一个发生故障元件的可能性,因此元件的修复时间可表示
为:
丄二P(M1)丄+P(M1)丄二G+:)S丄+匕-卩f卩n卩X卩
CAN总线的可靠性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