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趣味台历》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台历的基本方法(剪、折、画等)和步骤
2、培养细心制作的习惯
3、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台历基座的制作(平衡、美观、创新)
教学难点:台历的美化
8 《趣味台历》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台历的基本方法(剪、折、画等)和步骤
2、培养细心制作的习惯
3、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台历基座的制作(平衡、美观、创新)
教学难点:台历的美化
教学准备:台历或者挂历实物 1-2 件,示范用工具材料
一、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
我国古代计时的 4 个单位是:时、更、点、刻。
1、时,也称时辰。古人把一昼夜分为 12 个时辰,用 12 地支表
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 2 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
11 时到次日凌晨 1 时,丑时从 1 时到 3 时,寅时从 3 时到 5 时,依
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 酉时、戊时、亥时。
2、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1 更也
等于现在的 2 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7 时至 9 时,二
更指 9 时至 11 时,三更指 11 时至次日凌晨 1 时,四更指 1 时至 3 时,
五更指 3 时至 5 时。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 1 点合现代 24 分钟。 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 11 时 48 分。
3、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 100 刻,一刻合现在的 14 分 24 秒。 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
二、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 4000 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
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 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趣味台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