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课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课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课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课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课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课设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材剖析
本专题主要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点。本课为第二个历史阶段,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场面。
遭到秦朝“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议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用,儒术获得独尊地位;太学的成立,标记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渐渐被确定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二、教课目的
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盛行的有关内容,剖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科书与教师供给的资料及自己原有的有关知识,从不一样的角度发
现问题,踊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研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虑与同别人合作
学习和沟通相联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归纳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合
的指导与实时而正确的评论。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行程的
认识,弘扬和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骄傲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
程中,经过对历史现象的适合评论,培养健康的审美情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教课要点难点:
要点:儒学在汉代的盛行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太学盛行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
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论。
四、教课建议 :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拥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期间。这一期间在
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是秦朝“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渐渐成为正统思想。联合
有关知识思虑: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高的原由有哪些 ?此中最根本的原由是什么 ?
五、教课方法
1.教案导学:见后边的教案。
2.新讲课教课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迷惑→问题导入、展现目标→合作研究、精讲
点拨→反省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教案、部署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预习教案
2.教师的教课准备:课前预习教案,课内研究教案,课后延长拓展教案。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课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迷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认识了学生的迷惑,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高二历史教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人教必修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大山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