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1/2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时间:2016-09-2210:46:18|作者:刘德华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也是我市粤剧博物馆成立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1/2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时间:2016-09-2210:46:18|作者:刘德华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也是我市粤剧博物馆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作为2007年“走进东莞文明”活动系列的重头戏,“粤晖园杯”粤剧曲艺私伙局大比拼
也在今天启动,为粤剧博物馆一周年生日增色不少。于是,学校组织我们去粤剧博物馆参观。
我们来到粤剧博物馆。当粤剧两个字映入我眼中时,我想起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春浩说过:“各界对粤剧博物馆比较重视,一年来搞得比较活跃,比较有声有色,许多年轻人对粤剧不是太懂,通过看粤剧博物馆,他们可以了解到粤剧是我们岭南的文化瑰宝,逐渐喜欢粤剧,为振兴粤剧具有促进作用。”果然如此,通过参观,我知道了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两大派系。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长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相提并论。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先生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小生为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马师曾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港澳两地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也深受欢迎。
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同学打断了我的思路,说:“走快点,别慢吞吞
唷。”原来,来到了何非凡展柜前。这是我们道?蚰铣谴宓暮畏欠病K?为了演好粤剧《红楼梦》,
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