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脱贫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与路径选择
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村子位于县镇中西部,距离县城18公里,,耕地面积1502亩,林地面积约3300亩。共有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1户,总人口1帮”小分队的配合下,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章理事。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都做到协商民主,由村民理事会监督实施,记录每天工程实施情况,并张榜公布。实行干部把方向、做决策,村民齐出力,强监督的工作机制,达到干部廉洁,村民满意的效果,从而使村级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干部带头,能人引领,“握指成拳”推进精准扶贫。一是带头发展产业。充分依托镇“全国校具基地”产业优势,以“党建+扶贫”模式引领带动,打造“村校具产业联盟”。在村干部率先创办焦点实业校具成功后,积极动员并帮助有一定实力的群众投入到校具产业中来,全村校具产业相关企业从无到有达到12家,从事校具行业生产的群众达到30多户,形成组团发展、优势互补,产业基础更加坚实的良好势头;同时结合村民实际,帮助指导村民发展优质稻、生猪等种养殖合作社6家,带动了全村产业大发展,群众增收快;并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服务岗,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整合优化农业资源,与“药业”、“明一药业”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建立千亩中草药种植基地,搭建了产业扶持平台;组建了光伏合作社,30多户农户加入,产业扶贫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力。二是带头结对帮扶。在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带头上门上户制定分户施策措施。党员干部主动认穷亲,助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各校具企业和种养殖合作社也积极行动,校具企业优先安排有一定劳力的贫困户在各自企业务工或介绍到相关企业单位做事;每名养殖大户与1-5名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积极为贫困户传技术、解难题,促进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业。XX年度,全村12户贫困户中,就有10户参与了务工,增加了收入。全镇100余家校具企业闻风而动,纷纷与各村贫困户联系,主动认领,一帮一、多帮一帮扶机制逐步形成。
,改善村貌,合力建设秀美文明新农村。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实现建设秀美乡村的总体目标要求,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项目聚焦、精准扶贫、考核销号”的原则,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制定了《村整村推进扶贫发展规划》。村“两委”班子在市县“四进四联四帮”连心小分队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开阔思路,本着“精准扶贫、定期稳定脱贫”的原则,实施“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持到户、转移培训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四到扶贫攻坚工程,整合项目资金,落实帮扶责任,加快“旧貌换新颜”步伐。两年来,全村共拆迁老旧土坯房、猪牛栏近万平方米,建设新居60多栋,扩修进村和到前营村小组的主干道,将水泥路铺到了家家户户门口,真正让村民走路不湿鞋。同时,按照“见缝插绿”的办法,在村庄周围和村内巷陌栽上了柳树、樟树等。为让村民有休闲健身之地,村里又整合资金30万元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广场,添置了健身设备,还对破旧的老戏台进行了全面修缮。因为村居环境大有改观,搬进城住的不少住户又举家迁回到村里来。截至目前,全村总体实现了“十个有”的整体脱贫目标。有合格的村级办公室和能维护群众利益的好班子、好制度;有能满足“普六”要求的村小学;有能满足初级卫生保健要求的村卫生室及医务人员
整村脱贫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