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与灵魂共舞
为了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大组组织了“思想碰撞会”,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了解到,他们目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教”而是“教什么”。如果连备课都不知道围绕什么进行时,就大刀阔斧地在讲课形式上下工 让知识与灵魂共舞
为了深刻理解语文“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大组组织了“思想碰撞会”,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了解到,他们目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教”而是“教什么”。如果连备课都不知道围绕什么进行时,就大刀阔斧地在讲课形式上下工夫,东学一块儿,西捡一点儿,这样没有方向的“大杂烩”的结果,只能是“盲人摸象”,甚至是“邯郸学步”,不但不会进步,还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陷入更大的苦闷。鉴于此,本着交流的态度,谈一点我对新课标的粗浅解读。
环境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教育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改革,我认为,不管改革如何进行,教书育人的方向不改;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教书育人的宗旨不变,新课标的核心是“守正,出新”。守正,即严守“教书育人”之宗旨,守住“双基”及塑造学生灵魂的情感教育不放松,让知识与灵魂共舞;出新,即创造个性课堂,“小课堂”要能包纳“大世界”。
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两次“课改”,从文本篇目的编排上可以看出:不论课本尺寸如何变化,不论文本篇目如何增删,不论各册重点如何调整,不论读本花样如何翻新,对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没变;即使“时移世易”对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评价未变。这就提醒我们,在授课时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应教什么呢?这就属于“守正”部分,包括“语基”和情感陶冶。华东师大范国睿说:“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所以德和才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当今社会,情感、游戏、网络、娱乐等诸多社会不良风气都在考验着学生的良知,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引导,学生一失足将成千古恨。而越来越引人关注的青少年自杀、吸毒、暴力犯罪,强烈震撼着成人的内心,学校德育教育备受观注,而我们语文课堂责无旁贷。同时,我们也不必为了情感熏陶而刻意说教,结合课本,顺意拓展即可。如:将《沁园春 长沙》中的毛泽东与《鸿门宴》中的项羽做一对比,得出一结论:性格决定命运。毛泽东志向高远,虽屡遭挫折,痴心不改,终成一代伟人;项羽虽为楚王,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终落得乌江自刎。适时告诫学生:要想有所作为,至少应谦虚、宽容、百折不挠。这样的拓展不宜张开、不宜深化、不宜长篇大论,起到启发、诱导、教育的作用即可。
“教什么”知道了,大方向就明确了,主体框架就有了,这时才需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这属于“创新”方面的内容。
有些教师困惑于学生不配合、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等,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找找原因:
。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听、说、读、写,我们自己在“双基”方面的功力如何,直接影响授课水平。不是说语文教师都要是全才,至少你要有一方面突出,要有自己的个性,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进而让学生佩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语文,不只是“课本”,整个社会生活都是语文,要有“大语文”教育的认识,应做到“小课堂――大世界”。单纯的课本内容是有限的,甚至是枯燥的,不要说古文,就是夏
让知识与灵魂共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