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典原创知行合一道德手抄报.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的 "知行合一 " 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 "两截 "。 "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 "知
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的 "知行合一 " 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 "两截 "。 "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 "知而不行 ",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
2、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以
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
动是达到 "良知 "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 "的完成。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
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
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
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
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
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
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 (" 知 ") ,尤其应
当实践 (" 行 ") ,只有把 "知 "和 " 行 "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 "
善 "。致

经典原创知行合一道德手抄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